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19日
每日收评
2025-09-19
2.53k人浏览
摘要:今日市场大幅高开后持续回落,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万亿。我国11月进出口数据出炉,如何理解?
格上每日收评—2024年12月10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大幅高开后持续回落,创业板指回落幅度超4%。总体上涨多跌少,全市超2800只个股飘红。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657亿。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3个行业上涨,其中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食品饮料行业领涨,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综合行业领跌。消息面上,今日海关总署发布了我国11月进出口数据,受益于抢出口效应以及外需边际回暖等因素支撑,我国11月份出口增速维持较高增长。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422.66点,上涨0.59%,成交额为0.86亿元;深证成指上涨0.75%,成交额为1.34万亿元;创业板指上涨0.69%。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888只,下跌个股数为2277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多数风格表现不错,其中金融的个股涨幅最大,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3个行业上涨,其中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食品饮料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54%,2.25%,2.14%。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综合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0.74%,0.47%,0.40%。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35%,接近一倍标准差。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我国11月进出口数据出炉,如何理解?
1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11月份进出口数据:11月份我国出口商品3123亿美元,同比增速为6.7%(前值12.7%),两年复合增速3.7%(前值2.6%)。进口2149亿美元,增速-3.9%(前值-2.3%)。贸易顺差974.4亿美元(前值957.2亿美元)。
11月份出口增速维持较高增长,受益于抢出口效应以及外需边际回暖等因素支撑,但也受到高基数效应拖累:一是贸易商预期关税效用引发提前进货潮。一方面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部分货主选择提前进货以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另一方面,明年1月15日是美东码头劳资谈判截止日期,目前来看二次罢工的风险在上升。11月份CCFI美东航线环比上涨5.3%,一定程度反映了货商抢出口以及对美东码头二次罢工的风险担忧;二是外需景气度边际回暖。11月全球PMI指数小幅回升至50%(前值49.4%),其中美韩、印俄墨等经济体PM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外需景气度边际回暖,一定程度上也带动我国11月PMI出口新订单指数回升至48.1%,高于五年季节性均值0.5%。从全球出口前瞻指标来看,11月份越南出口增速8.5%(前值10.1%),亦指向全球外需仍具有一定韧性;三是高基数效应。去年11月份受益于美欧PMI边际改善带动,我国11月出口同比增速上行至0.7%,为去年4月份后同比增速首次由负转正,去年同期基数显著回升对今年11月同比读数带来一定拖累。
对东盟出口保持平稳,对俄出口大幅回落:对东盟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14.9%(前值15.8%),依旧维持两位数高增长。11月份越南出口增速为8.5%(前值10.1%),一定程度上也对应着我国对越南出口增速的变化。对欧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同比7.2%(前值12.7%),主要受欧盟经济景气度边际回落拖累。对美国出口增速维持高增,出口同比增速为8%(前值8.1%)。对韩国出口同比下降至-2.6%(前值5%),对应11月韩国出口增速连续四个月下降至1.4%(前值4.6%)。对俄罗斯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2.5%(前值26.7%),高基数和需求走弱或是主因。
集成电路和家电出口维持两位数增长:(1)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7.9%(前值13.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6.4%(前值9.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3.3%(前值7.4%);(2)通用机械设备14%(前值30.4%)、集成电路11%(前值17.7%)、家用电器10.1%(前值22.8%)和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速5.5%(前值14.7%)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行;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增速-7.7%(前值3.9%)和手机出口增速-0.6%(前值-0.7%),增速保持在低位运行;(3)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玩具4.5%(前值3.1%)外所有主要类别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
出口延续增长态势,明年基准增速预计为2.9%:11月份出口增速维持高增长,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抢出口效应和外需景气度边际回暖等因素。往后看,抢出口和贸易摩擦有望形成对冲,随着全球各国央行陆续进入降息周期、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多边区域贸易倡议建设的深化,出口有望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为2.9%。
一是全球复苏进程平缓,贸易延续上行态势。IMF 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世界经济在2024年和2025年将继续以3.2%的速度增长。WTO 10月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预计,世界商品贸易量在2024年将增长2.7%,2025年进一步上升至3%,其中2024年的预测值较4月上调0.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全球央行陆续进入降息周期。9月份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开启了其本轮宽松周期,全球多个经济体央行也开始加入降息队伍,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势头有望支撑中国的出口表现。
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高带动出口增加。从价格因素来看,车辆、机电、钢铁以及纺织品价格指数自2023年以来持续保持下降。2024年前十个月,根据海关总署贸易统计快讯可计算单价的17个重点出口品类中,除中药材及中式成药、集成电路和船舶外的14个品类出口单价均同比延续下降,出口商品降价有利于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从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来看,随着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我国在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领域的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从2018年的6.71%和48.42%提升至2024年1-10月的7.4%和49.98%。
三是持续开拓新贸易伙伴,新兴国家市场进一步扩大。从出口国别结构来看,2024年中国对传统欧盟、美国、日韩等市场出口金额占比我国比重分别为14.6%、14.6%和8.4%,分别较2023年回落0.2%、0.2%和0.7%。对东盟出口金额占我国总出口比重为16.15%,较2023年上升了0.65个百分点,对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出口占比共为5.9%,小幅上升0.2%。随着诸如上述新兴国家等新贸易伙伴的开拓,有助于拓展中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空间,并缓解传统欧美贸易伙伴的需求周期。
(资料来源:银河证券)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