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23日
每日收评
2025-09-23
2.21k人浏览
摘要:今日受外围市场大跌拖累,三大指数均跌超1%,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美国7月非农数据公布,不及预期。全球市场走弱,开启下跌模式,原因为何?
格上每日收评—2024年08月05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受外围市场大跌拖累,三大指数均跌超1%,再创阶段调整新低。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7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905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82亿。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只有食品饮料,社会服务行业上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科技股相关行业领跌。消息面上,今日日本及韩国美国等多地市场全面下跌。一是源于日本央行的加息,二是源于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A股方面,无论是AI的硬件端还是消费电子板块,都是与美股关联度较高的方向,所以近期股价受到了较为明显的拖累。不过近日的连续快速下跌,更多的是受到了恐慌情绪面的扰动,相关个股的基本面预期其实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静待美股科技股方向短线风险充分释放后,上述关联度较高的核心标的或存在着短线反抽的预期。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2860.70点,下跌1.54%,成交额为3569亿元;深证成指下跌1.85%,成交额为4336亿元;创业板指下跌1.89%。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507只,下跌个股数为4750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佳,其中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个行业上涨,其中食品饮料,社会服务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1.00%,0.67%。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5.04%,4.37%,3.47%。
资金面上,北向资金上个交易日净流出32.3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4.35亿元,深股通净流出7.95亿元。除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外,巴以冲突等地缘危机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注:由于沪深港通交易变化,北向资金不再实时披露交易金额,故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4.18%,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今日全球市场走弱,开启下跌模式,原因为何?
今日的日本及韩国股市,全面下跌。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暴跌近13%,日内跌超4400点;日经225波动率指数涨幅快速扩大至132%,创下单日涨幅新高。今日日经225指数期货因熔断机制再次停牌。
韩国创业板指暴跌8%后触发熔断机制,交易暂停20分钟,恢复交易后跌幅扩大至9%。截至券商中国发稿,韩国KOSPI指数跌幅扩大至10%,为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
美股股指期货扩大跌幅,纳指期货跌超5%,标准普尔500期货跌2.8%,道指期货跌1.15%。
加密货币上演疯狂大跳水,比特币一度大跌超11%,跌破5.4万美元/枚;以太坊一度跌超26%,并跌破2100美元。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超过23万人,爆仓总金额达到8.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
全球市场的同步走弱,一是源于日本央行的加息,二是源于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首先,在今年7月11日,美元兑日元汇率连续涨至161附近,日元汇率极度弱势,为过去三十余年最低水平,而同期日本股市的两大代表性指数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后随着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动用资金干预外汇市场,日元下跌趋势迅速扭转。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了将其政策目标利率区间从原先的接近零水平(0-0.1%)上调至0.25%,此举是继今年3月该行决定放弃实施多年的负利率政策之后的又一次显著加息行动。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启动了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旨在未来两年内通过每季度逐步减少国债购买量的方式,进一步调整其货币供应策略。然而,此次加息行动并未被市场广泛预见,因此触发了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日本央行的超预期加息最终导致日本股市的快速下行,首当其冲的则是科技股。另外,在加息之下,日元连续升值,美元兑日元从一个月前的161变为143,这严重打击了本田汽车等出口商。
美国方面,近期公布了7月的非农和失业率数据。数据显示新增非农就业低于预期,失业率意外上升至4.3%,时薪增速放缓至3.63%:新增非农就业、失业率、薪资和工时的恶化均超过预期。市场担心劳动力市场的放缓将带动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叠加7月制造业PMI的持续萎缩,投资者情绪集中释放,导致了美股表现的走弱。
展望后市,美国非农数据的大幅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气候灾害的影响,整体来看劳动力市场虽然在放缓,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从GDP的数据而言,二季度美国经济处于在通胀中缓慢下行的状态,并未大幅恶化,“软着陆”的希望依然较大,当前断言美国经济快速衰退可能为时过早。美股目前行业指数表现与盈利预期相符,截至7月19日,标普500指数中通讯服务和信息技术指数涨幅均超过20%,据FactSet数据这两个行业最新的2024年盈利预期也是最高的。换言之,今年以来,美股行业指数表现与盈利预期表现基本吻合。资产的回调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上车机会。在宽松货币政策驱动下的降息预期中,美股仍有参与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提前反应,宽松政策的预期已过半,对于那些仅凭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增强(即分母端改善)而获益,却缺乏其他坚实支撑逻辑的资产,投资者应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适时调整仓位,如美国国债、黄金,以及缺乏坚实盈利基础的小盘股。降息同时解决分子和分母问题的资产会更好。相比之下,能够同时从降息政策中解决盈利增长(分子端)与资金成本降低(分母端)的资产,展现出了更强的吸引力和相对配置价值。当降息效应逐步显现,是时候开始考虑能从再通胀环境中获益的资产。如美股市场,以及铜、油等大宗商品,它们往往能在经济复苏和通胀上升的预期中表现抢眼。总体而言,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较大,将为美股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全年维度对美股不悲观。
新闻二:美国7月非农数据公布,不及预期。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11.4万人,预期17.5万人,前值修正至17.9万人。7月失业率升至4.3%,高于预期和前值4.1%。劳动参与率微升至62.7%,高于预期和上月的62.6%。7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速回落至3.6%,低于预期3.7%,上月为3.9%;平均时薪环比增0.2%,低于预期和上月0.3%。
7月非农新增就业数据大幅放缓,一定程度受到气候灾害影响。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11.4万人,低于预期17.5万人。此前两月数据亦合计下修2.9万人。7月就业数据可能受到飓风贝里尔影响,全职工作者中有46.1万人无法到岗,创1976年同月份以来的最高记录,7月因天气因素兼职的人数自6月23.7万人飙升至109万人。
服务业、政府部门新增就业明显放缓。商品部门新增就业不降反升,由上月1.1万人增加至2.4万人,而服务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新增就业明显放缓。政府部门新增就业仅1.7万人,显著低于上月的4.3万人,以及过去12个月平均的4.5万人,正如我们前述报告所提及,政府部门就业人数已回到2019年的水平,预计后续对整体非农就业支撑将放缓。服务业部门由上月的12.5万人降至7.2万人,其中,教育保健新增5.7万人,但较上月减少2.2万人,休闲酒店(+2.3万人)为其他新增就业较多的部门,而信息业就业下降2.1万人,金融业减少1.4万人,为主要拖累项。
再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临时裁员人数推高失业率。家庭就业调查显示:1)供给端:7月适龄工作人口增加20.6万人,劳动力人口增加42万人,使得劳动力参与率上升0.1%至62.7%,25岁至54岁壮年劳动参与率升至84%创2001年以来新高。新增劳动力人口数超过适龄工作人口数也反映了更多人重返就业市场推高了参与率。但新增失业人口大幅增加35.2万人,临时裁员人数(预期六个月内重返就业市场或有具体的返回日期)新增24.9万人,占新增失业人口过半,推动失业率升至4.3%,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失业率已连续四个月上升。2)需求端:职位空缺数变动不大,由5月823万人降至6月的818万人,就业缺口降至137万人附近,职位空缺数与失业人数之比降至1.2附近,已降至2019年水平。
薪资增速、工作时长同样反映就业趋缓。7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速回落至3.6%,时薪环比增速0.2%,均低于市场预期,当前时薪同比增速已接近美联储合意的3-3.5%水平,行业分布上亦出现了广泛的降温。同时,7月平均每周工时由34.3降至34.2,亦反映了就业市场的放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