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22日
每日收评
2025-09-22
2.32k人浏览
摘要:今日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彩票兑奖与适用税法有何调整?央行行长潘功胜又发声了!
格上每日收评—2024年08月16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591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亿。盘面上,通信,银行,医药生物行业领涨,农林牧渔,建筑材料,国防军工行业下跌。消息面上,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将于2024年9月19日-21日举行。这一大会被视为海思作为华为的一个独立业务单元(BU)向外界展示其技术和业务前景的重要平台,重新激活了市场对于消费电子整体的炒作热情。另外,由于猴痘疫情近期愈演愈烈,猴痘相关概念进一步发酵。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2879.43点,上涨0.07%,成交额为2436亿元;深证成指下跌0.24%,成交额为3475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08%。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1668只,下跌个股数为3529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一,其中金融风格的个股涨幅最大,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9个行业上涨,其中通信,银行,医药生物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1.57%,1.15%,0.44%。农林牧渔,建筑材料,国防军工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1.82%,1.69%,1.49%。
资金面上,北向资金上个交易日净流入122.0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88.6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3.41亿元。除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外,巴以冲突等地缘危机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注:由于沪深港通交易变化,北向资金不再实时披露交易金额,故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4.21%,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区域。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彩票兑奖与适用税法有何调整?
为进一步完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兑奖与适用税法有关口径,促进彩票事业健康发展,今天(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进行了明确。
根据公告,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彩票中奖收入属于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按有关规定中彩票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10000元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公告,电脑彩票以同一人在同一期同一游戏中获得的全部奖金为一次中奖收入,其中全国联网单场竞猜游戏分别按照足球游戏、篮球游戏、冠军游戏和冠亚军游戏设期,以每张彩票涉及比赛场次中最晚的比赛编号日期为判定标准,相同的为同一期;海南视频电子即开游戏以同一场游戏奖金为一次中奖收入。即开型彩票以一张彩票奖金为一次中奖收入。
彩票机构和销售网点兑付电脑彩票时,兑奖金额超过3000元的,应登记中奖人相关实名信息和兑奖信息,中奖人应主动配合做好登记工作。
根据公告,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彩票机构负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电脑彩票一次中奖收入超过3000元至10000元(含)的个人办理免税申报,为电脑彩票和即开型彩票一次中奖收入超过10000元的个人办理纳税申报。
彩票发行机构按季度将彩票兑奖数据报送税务部门。
公告自2024年9月1日起执行。2024年9月1日前已销售,仍在兑奖有效期内但尚未兑奖的彩票,按本公告规定执行
新闻二:央行行长潘功胜又发声了!
金融领域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对于热点问题一一作出答复。
从四方面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问:《决定》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在这次全会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加聚焦以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执行机制、传导机制等,保持币值稳定,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政策沟通机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二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将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筑牢金融安全网。
三是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四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与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问:货币政策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2月、5月、7月先后三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在货币政策的总量、结构、传导方面综合施策,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高于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利率平均为3.6%左右,处于历史低位。
我们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支持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的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二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三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兼顾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同时,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问:下一步在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有何考虑?
答: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过去5年,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与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制定五篇大文章的总体方案,细化政策举措,强化正向激励,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在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小科技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完善创业投资“募资、投资、管理、退出”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问: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答: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全会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在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是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三是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目前,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融资平台数量和存量债务水平不断下降,风险持续收敛,大部分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实现了接续、重组和置换,融资成本负担较之前显著下降。
在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多次调降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和按揭贷款利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当前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压降近半,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已有一定积累。
四是筑牢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快金融稳定相关立法,强化风险处置资源保障,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问: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有何举措?
答: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取向,增强金融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持续优化投融资环境,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
二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以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
三是持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作用,增强亚太区域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和协调。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四是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改革,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推动做好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
五是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推进全球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牵头做好中美、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