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金融货币“大礼包”,如何理解?

2024-09-27 09:32

摘要:9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一系列政策。本轮政策是年初乃至近两年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

导读:9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一系列政策。本轮政策是年初乃至近两年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

1.货币政策

(1)降准

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本次的降准力度较大,超出市场预期。降准主要是为了对冲资金缺口,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首先,从2021年的宽松周期以来,央行每年均会进行两次降准。今年第一次降准是在2月(50BP),距今已超过7个月,目前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很高。其次,政府债缴款和信贷投放均有资金缺口。8月以来,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资金价格波动增大,资金利率整体在政策利率上方运行,对流动性形成一定扰动。

(2)降息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MLF利率下调30bp至2.0%,LPR和存款利率下调20-25bp。

此次的降息较为符合预期。

从国内环境来看,8月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等关键数据均呈现出疲软态势,弱复苏的趋势尚未出现显著改观。同时,房地产市场、财政状况与消费活动之间也没有相互促进的迹象,这一现状客观上促使央行采取降息措施以刺激经济。尤为值得注意的是,GDP平减指数连续五个季度保持负值,凸显了实际利率水平相对偏高的问题,说明了加大降息力度的必要性。

从外部因素来看,美联储在9月实施的降息决策,其50个基点的调整幅度不仅超出了市场先前的预测,也为我国央行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国际货币政策环境,间接为我国央行实施更大规模的降息操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此次降息措施在稳定经济方面的效应相较于降准而言更为显著。央行宣布将政策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幅度创下了近年来之最,并且存款利率的下调能够直接带动我国利率中枢的整体下移,有助于压低真实利率水平,避免了对银行业净息差的过度挤压,保障了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gbm-richtext-upload

数据来源:Wind,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2.房地产政策

(1)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2)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3)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此前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将由60%提高至100%。(4)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5)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阶段性政策延期至2026年底。

首先,本轮存量房贷第一次下调是在2023年8月,相比2023年,调整后的利率,从“原贷款发放”时的最低贷款利率,变成了“新发放利率附近”,调整幅度相对更大。降低房贷利率将有效抑制居民的提前还贷行为,从而减轻其对居民日常消费和贷款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过这一政策对新增购房需求直接影响有限。

其次,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的下调将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和初始资金需求,刺激市场需求。预计对一线城市的刺激作用会更大。

最后,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上升,将加快各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进度,缓解商品房市场库存压力。另外,将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阶段性政策延期至2026年底,意味着房企融资支持政策将延长一年。

3.股票市场支持

(1)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2)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规模3000亿元。(3)研究设立平准基金。(4)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等。(5)支持并购,并指引上市公司依法做好市值管理。

具体而言,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规模5000亿,这一工具将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机构通过这个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互换便利一方面为非银机构获得增量流动性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另一方面,当股票市场出现反弹机会时可以通过高流动性资产变现的方式提升加杠杆能力。

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则是定位于财务表现优异、具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当其想回购但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时,该工具将发挥作用,允许银行利用央行提供的再贷款资金作为桥梁,为企业注入必要的支持。

4.金融监管

(1)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坚决避免风险外溢和传导。(2)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3)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此次金融监管局的表态彰显了全力维护金融稳定、通过改革化解风险的坚定立场,并强调了后续需持续关注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的拓展。我国中小银行体系面临着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挑战,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直接处置个别商业银行,可能会引发风险的连锁反应,对金融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另外,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这三大重点领域风险国家也在积极化解,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水平预计将呈现稳步收敛的趋势。

综上所述,此次推出的金融与地产领域的综合支持措施,无疑将利好于经济和股市,这是一个积极的开端,后续或将有更多旨在稳增长、促增量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扭转目前投资者对A股的悲观情绪,资本市场也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近两日A股连续大涨,昨日沪指创下4年多来最大单日涨幅。往后看,降息和降准将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对A股市场形成利好。不同行业对降息和降准的敏感度不同。一般来说,高负债行业如房地产、基建等将直接受益,这些行业的融资成本将显著下降。同时,成长型行业如科技、新能源等也可能因市场流动性的增加而受益。对于港股而言,在降息环境下,港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有望得到提升。并且政策将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来源:格上基金研究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10——85932463

# 金融
# 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