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26日

2025-09-26 17:29

摘要:今日市场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建材、家具及药品实施高额关税。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

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26日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总体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上涨,其中石油石化,环保,公用事业行业表现最好,计算机,电子,传媒行业领跌。消息面上,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建材、家具及药品实施高额关税。中基协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828.11点,下跌0.65%,成交额为0.93万亿元;深证成指下跌1.76%,成交额为1.22万亿元;创业板指下跌2.60%。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1801只,下跌个股数为3412只。

gbm-richtext-upload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较不一,其中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gbm-richtext-upload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上涨,其中石油石化,环保,公用事业行业表现最好,涨幅分别为1.17%,0.38%,0.35%;计算机,电子,传媒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3.26%,2.75%,2.65%。

gbm-richtext-upload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59%,低于一倍标准差。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升。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gbm-richtext-upload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建材、家具及药品实施高额关税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措施包括:

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

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

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特朗普当天还宣布,自10月1日起将对所有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

另外,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正式公告,实施美国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确认自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汽车及汽车产品征收15%的关税。此外,文件还列出了对某些药物化合物、飞机零部件及其他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扬·哈祖斯当地时间9月13日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新贸易协议虽已达成,但欧盟内部对此有很多不满的声音。并且由于关税影响,协议将会导致欧盟输美商品价格上涨,而这部分关税负担最终可能将会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塞思·卡彭特9月13日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明显放缓,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关税政策,这一政策的后果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显现。

卡彭特认为,美国经济目前正面临持续性低增长,他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将出现疲软增长。2026年美国经济可能仅会增长1.25%左右,远低于2024年的2.8%。

此外,他指出,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表现比几个月前明显走弱。新数据显示,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新增就业岗位仅为最初预期的一半。此外,美国工业生产也初现疲软迹象。

卡彭特警告称,美国的大部分关税政策会在未来几个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上升、工业增长放缓和消费者支出下降,最终损害经济增长。

当地时间9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美国经济正在面临一些压力,国内需求放缓,就业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美国就业数据的下调幅度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该组织将在11月与美方的会谈中讨论这一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目前美国存在一些通胀上行的风险,主要影响原因是关税。

新闻二:公募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

中基协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25万亿元,与7月底的35.08万亿元相比增长约1.18万亿元。

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4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3.12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3.74万亿元,再创新高;今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39万亿元,年内第三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7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5.08万亿元,年内第四次创下历史新高。

6月底首次突破34万亿,7月底首次突破35万亿,8月底又首次突破36万亿,我国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彰显出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经济持续复苏和股市持续回暖支持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攀升。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科技持续突破,企业经营持续回暖、公募行业推出新产品以及被动投资迅猛发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有望继续增长并实现突破。

分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在今年8月实现了最多的规模增长。8月底,股票型基金规模达5.55万亿,与7月底的4.92万亿相比增长约6280亿元。

从份额维度来看,8月底股票基金总份额约为3.52万亿份,与7月底的3.44万亿份相比增长797亿份。股票基金份额的增长幅度远小于规模的增长幅度,这意味着股票基金的规模增长主要由净值增长贡献。

除股票基金外,混合型基金在8月也实现规模增长。8月底,混合型基金的规模达到4.16万亿份,与7月底的3.83万亿份相比增长约3327亿份。而混合型基金的份额却在减少。混合型基金的7月底的总份额为3.00万亿份,但在8月底降至2.95万亿份,小幅减少约450亿份。

股票型基金规模份额双增,混合型基金却出现份额下降,这可能在股市迅速回暖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权益仓位占比高的主动股基和被动股基。而混合型基金中包含平衡型基金和偏债基金,这些产品近期在市场上的欢迎程度可能不够高。

今年8月,货币基金也实现规模增长。8月底,货币基金总规模约为14.81万亿,与7月底的14.61万亿相比增长约1963亿元。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货币基金的收益持续下降,多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甚至跌破1%。但由于银行存款利率处于更低位,“存款搬家”效应凸显,货基凭借自身灵活性和稳健的收益表现,也对投资者有吸引力。

除货基外,QDII基金规模在8月也实现增长。QDII基金在8月底的总规模达7973.17亿元,与7月底的7300.44亿元相比小幅增长672.73亿元。

其他类型基金实现规模增长时,债券基金总规模却在小幅下降。8月底,我国公募债券基金总规模约为7.21万亿元,与7月底的7.24万亿元相比下降285.05亿元。债券基金规模已经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此前,债券基金规模在今年7月小幅下降481.92亿元。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下,债市震荡,债券基金的吸引力下降,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此外,近期发行的债基也受到市场环境影响,频频出现延长募集期的情况。

不过,随着市场情绪逐步恢复理性,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望缓解,债市仍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民生加银基金认为,但短期来看,趋势性下行行情的关键或在于“央行买债”能否真正落地,在此期间,风险偏好、政策预期及机构行为等因素或持续对市场形成扰动。中长期来看,对债市仍相对乐观。

历经市场阶段性调整后,从国债收益率与资金利率间的相对利差来看,债券已具备一定配置价值。此外,从政策层面看,央行货币政策仍维持“易松难紧”的基调,资金面的短期波动或更多属于阶段性扰动,而非趋势性转向。同时,8月金融数据及宏观经济指标表明,三季度经济在投资、消费与就业领域仍面临一定压力,基本面偏弱、实体融资需求疲软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此外,银行与保险机构的配置需求依旧坚实。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