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11月06日

2025-11-06 17:34

摘要:今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放量涨近1%重回4000点。中央金融办: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美国10月PMI数据持续分化。

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11月06日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放量涨近1%重回400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2.06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829亿。总量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全市场近2900只个股上涨。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上涨,其中有色金属,电子,通信行业领涨,传媒,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行业下跌。消息面上,中央金融办表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国外方面,美国10月PMI数据持续分化。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4007.76点,上涨0.97%,成交额为0.93万亿元;深证成指上涨1.73%,成交额为1.13万亿元;创业板指上涨1.84%。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876只,下跌个股数为2384只。

gbm-richtext-upload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错,其中周期风格的个股涨幅最大,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gbm-richtext-upload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上涨,其中有色金属,电子,通信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3.05%,3.00%,2.37%。传媒,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1.35%,1.10%,1.04%。

gbm-richtext-upload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74%,低于一倍标准差。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回暖,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gbm-richtext-upload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重要部署。

如何理解这一部署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有哪些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受访回答。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问: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如何理解其重大意义?

答:“十四五”以来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金融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总书记2023年10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年1月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金融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做了全面系统阐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擘画的壮阔蓝图,对于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同时,金融强国建设又不是孤立的,必须始终扎根和服务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利实现“十五五”各项重点战略任务,金融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例如,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出台更多扎实有效的金融支持措施等。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期间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将复杂严峻。要在新征程上不断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必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深刻把握加快建设

金融强国的理论内涵、实践要求

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哪些原则?有哪些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必须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过程中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十四五”金融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显著成绩,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十五五”时期,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最根本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要深刻把握金融强国建设的主要特征、必由之路、重点任务和底蕴支撑。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备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这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推动金融由大到强的跃升。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而开辟的来之不易的金融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是建设金融强国的“路”和“桥”。要在实践中持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并注重各体系之间的平衡和衔接。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厚重金融文化持续滋养行业发展,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

扎实推进

金融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问:“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有哪些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

答:规划建议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新部署,金融系统要按照全会部署,扎实推进金融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二是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金融供给质量,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加快健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金融体系,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三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和科技型企业成长需求,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上市公司从准入到退出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

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上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五是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上海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治保障,发挥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

六是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从准入到退出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切实提高监管前瞻性、持续性、协同性、有效性。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加强金融稳定性基金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监管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七是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充分发挥金融法立法导向和牵引作用,统筹推进其他主要金融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新闻二:美国10月PMI数据持续分化

总体而言,美国10月服务业PMI升至近8个月新高,产需双双大幅改善,显示服务经济扩张速度加快。物价指数升至近三年新高,显示服务通胀压力仍在。制造业PMI相对疲弱,产出和库存下降,供应商交付时间变长。

服务业PMI加速扩张,产需走强,物价反弹。ISM服务业PMI从9月的50升至10月的52.4,超出市场预期的50.8,创2月以来新高。根据历史经验,服务业PMI超过48.6预示经济扩张,本月服务业PMI对应年化GDP增速为1.2%。产需两端大幅改善,商业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从49.9和50.4升至54.3和56.2。物价指数从69.4升至70,创2022年以来新高,预示除房租外服务业通胀压力在关税和移民政策影响下依然较大。就业指数从47.2升至48.2,收缩幅度收窄,显示新增就业下降趋缓。分行业来看,餐饮住宿、零售、批发、房地产和医疗服务等11个行业扩张,较上月增加1个。娱乐休闲、公司管理与支持服务、金融保险、公共事业和建筑等6个行业则处于收缩状态,较上月较少1个。公共服务和公司管理与支持服务等行业受访者提到政府停摆对收入影响较大,专业服务行业提到企业正在减少咨询服务和新项目开发,零售和批发行业提到业务活动保持强劲。

制造业PMI相对疲弱,产出和库存下降。制造业PMI从9月的49.1降至10月的48.7,低于市场预期的49.5。制造业PMI高于42.3预示经济扩张,本月制造业PMI值对应GDP增速约为1.8%。产出指数冲高回落,新订单指数收缩幅度减少。价格指数从61.9降至58,创1月以来新低但仍显著高于疫情后平均水平。就业指数仍在收缩,从45.3升至46。自有库存和客户库存收缩幅度加剧,企业正在主动去库存。进出口延续疲软,供应商交付时间增加。分行业来看,初级金属、食品饮料、运输设备、塑料与橡胶和金属制品等6个行业扩张,较上月增加1个。纺织业、服装皮革、家具、纸及印刷制品和木制品等12个行业则在收缩,较上月增加1个。

服务经济仍有韧性,新增就业下降趋缓。我们预计美国3季度GDP环比增速明显回升,超过市场在3季度初预期的0.8%。PMI显示经济仍有韧性,服务业延续扩张。PMI就业指数和ADP私营就业数据显示新增就业下降趋缓,有企稳迹象。由于关税传导和劳工供应减少影响,核心通胀开始走平。我们维持美联储今年只有两次降息的预测,由于经济韧性仍强,美联储对降息更加谨慎,短期可能观望,预计12月暂停降息,年末联邦基金利率将在 3.8%左右(目标区间3.75%-4%)。明年随着经济增速走平和通胀回落,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降息两次,年末联邦基金利率目标降至3.25%-3.5%。

(资料来源:招银国际)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