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宏观周报:二季度GDP揭晓,A股却为何连续调整?

2020-07-19 17:06

摘要:当前市场波动巨大,很多投资者刚刚进场就遭遇账面浮亏,在果断止损和继续持有之间举棋不定,那么,接下来A股市场会如何发展?投资机会以及潜在风险又有哪些?格上研究中心进行了以下分析。

格上研究中心


一、本周各类资产简析


1、A股市场

本周A股市场大幅调整,上证指数从周一高点3458.79一路急转直下,周五最低跌至3200点以下,本周跌幅5%,其他各大指数也全数下跌,深证成指跌幅4.07%,创业板指跌幅4.18%,两市成交额连续9日超1.5万亿,周五市场稍有降温,成交额1.12万亿,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出191亿元。

当前市场波动巨大,很多投资者刚刚进场就遭遇账面浮亏,在果断止损和继续持有之间举棋不定,那么,接下来A股市场会如何发展?投资机会以及潜在风险又有哪些?格上研究中心进行了以下分析


1)近期A股市场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正如我们此前所提示的,疫情发展、中美关系、流动性变化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都可能成为下半年A股市场的重要扰动,本周的调整,主要是由中美关系、流动性预期和估值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A股短期上行较快,是A股市场下行的潜在因素。7月份以来,A股强势上行,涨幅又快又急,估值提升较快,各大指数估值也处于历史中高位置,有所调整属于正常现象。在估值有所消化之后,未来仍具备上行空间。下图可以看到,截止2020/07/15,万得全A、创业板指和上证50等指数都已经处在了80%的10年历史分位数以上。

 

2020年7月15日各大指数估值情况

gbm-richtext-upload-1595149272716


 ②中美以及中英的科技战升级是引发A股大跌的导火索。近期中美科技战有所升级,美国将对华为部分员工实施制裁,英国宣布禁用华为设备;川普近期也屡屡作出对华强硬的表态,甚至传出将禁止中共党员及其家属入境美国的意向。


 ③央行流动性的边际收紧是近期一直被忽略的潜在影响因素。5月以及6月LPR利率并没有下调,而7月14日刚刚公布的MLF利率继续保持不变,这意味着7月的LPR利率大概率不会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加大。但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收紧是为了抑制套利,引导资金流向,保增长、稳就业仍然对货币环境提出了一定的宽松要求,下半年适度宽松的大方向不会变。


我们认为,近期的调整,大部分源于市场对于前期涨幅的消化过程,而中美关系目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货币政策也大概率保持宽松,这两个因素更多给到的是情绪上的影响,共同促成A股本次调整。


2)接下来A股的走势如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经济数据继续回升+流动性维持宽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率维持在2.5%-3%)+增量资金仍然较多”宏观环境之下,下半年A股市场整体方向仍将保持上行。

而从结构上来看,下半年A股仍是行业以及个股分化较大的结构性市场,具备盈利支撑的个股具备更强的上涨动力,选股难度加大,预期的收益空间相比上半年也会相应降低。而投资者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选择合适的入场时机,如果本轮下跌超过15%,就可以认为是不错的配置机会;另一方面则是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进行投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3)未来的市场投资机会在哪里?

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风格会更加收敛,科技消费周期等均具备投资机会。从盈利来看,科技成长以及消费均具备相对收益,但估值较高;从估值来看,周期以及金融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经济数据好转,盈利也在边际好转,但相对盈利增速尚未占优。

建议下半年投资者在对持仓的基金进行一定的风格平衡,比如持仓过于集中在成长风格的基金,可以调整部分仓位到价值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上面,其中,重点推荐灵活配置型基金。


2、债券市场

本周由于股票市场调整,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3%以下,但预计此因素不具有持续性,此后债市走势仍待观察。

我们认为,不管是从经济基本面还是央行的政策本意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于近日突破3%,可能已经超出了货币政策的合意区间,因此,利率继续上行的空间不大了,长端利率出现一定的配置机会,但更多的是博弈性机会,趋势性机会仍然较弱。对信用债而言,在宽信用的背景下,可以适当关注中高等级信用债的投资机会。


3、汇率

本周人民币汇率在7附近窄幅震荡,近期美国疫情担忧令避险情绪有所升温,美元指数略有反弹,短期避险情绪仍会支撑美元,而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持续向好,对人民币汇率也形成重要支撑。

短期来看,全球疫情仍有二次反复的风险,中美关系有一定摩擦升温的可能,人民币有一定的压力,大概率会在6.8-7.2之间震荡,但中长期来看,在中美利差维持高位以及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背景下,人民币具备升值空间。


4、商品

近期商品表现有所分化,化工、能源板块表现相对低迷,而黑色以及有色表现较好,当前以内需为主的板块表现更好。

整体来看,近期由于6-7月商品需求的淡季影响,商品上行可能会趋缓,下半年而言,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工复产叠加原油减产的推动,商品会呈现震荡向上的态势,但鉴于需求端以及供给端均难以大幅发力,大的趋势性行情较难看到。


二、本周重点关注

本周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统计局于本周四(16日)公布了二季度GDP及6月经济数据:


二季度GDP单季同比增长3.2%,上半年GDP累计同比增长-1.6%;


6月工业增加值单月同比增长4.8,较上月继续上行0.4个百分点;


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

1)1-6月制造业投资下降11.7%,降幅较1-5月份收窄3.1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

3)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1-5月份为下降0.3%;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较5月同比降幅减小1个百分点;


此外,14日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6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0.5%,较上月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6月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7%,较上月提高19.4个百分点。


格上认为:总的来说,整体数据好于预期,二季度GDP数据出炉之前,市场普遍预期中国经济将录得3%左右的季度增长,万得一致预期为2.96%,实际结果则高出预期0.2个百分点以上。而无论是工业增加值,还是投资、消费、进出口数据,都较前值继续稳步提升,可以说,二季度经济整体恢复情况不错,从供需两端来看都有明显的恢复。

但从结构上看,经济修复的动力能否持续有待观察。经济的同比转正,主要得益于投资的反弹,特别是房地产的开发投资的扩张与基建投资的发力,而制造业目前的恢复情况依然没有特别乐观;消费方面,尽管线上消费表现良好,但占比仍然较低,汽车消费的增幅仍是主要影响因素,而6月数据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国五”清库存基数过高,能否持续增长还需进一步观察;进出口数据虽然短暂回升,但是在美国疫情二次爆发和中美摩擦升温的背景下,可能难以持续。

因此,经济数据虽然整体好于预期,但还需财政、货币政策共同发力引导,拉动需求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故而引发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非常低,不会对A股市场造成流动性上的大幅冲击。而接下来的基本面恢复情况更加值得关注。


三、下周重点关注事件

1、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将公布7月制造业PMI数据。

随着欧洲疫情消退,预计制造业需求回升;英国已经进入放松限制的第三阶段,这一举措已经证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有利;尽管美国部分州面临经济停摆的局面,但随着制造业开始扩张,市场预期PMI突破枯荣线50。


2、LPR利率将公布,3300亿元逆回购将到期。

7月20日,央行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MLF本月维持不变,或预示着LPR将大概率维持不变;本周央行四次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累计逆回购3300亿元,关注下周到期续作情况。


3、年内第二大解禁周将至。

7月解禁市值超5000亿元,是2020年第二大解禁高峰,其中超过一半的市值将集中在下周解禁。据Wind数据显示,下周(7月20日至24日),沪深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为84.22亿股,以7月17日收盘价计算,市值达2588.8亿元,成为年内第二大解禁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