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07月06日

2023-07-06 17:22

摘要:今日A股冲高回落,延续调整走势。美联储凌晨释放了什么重磅信号?多部门密集释放稳增长、稳预期信号.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07月06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1688635212184

今日市场


今日A股冲高回落,延续调整走势。总量上跌多涨少,超2800只个股飘绿。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出13.44亿元。盘面上,船舶、房地产、电子元件领涨,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农牧饲渔、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游戏、造纸印刷等行业小幅上涨;有色金属、中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药商业、珠宝首饰、钢铁、风电、银行、旅游酒店等行业跌幅居前。消息面上来看,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其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但收紧速度要慢于2022年初以来货币政策的快速加息。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205.57点,下跌0.54%,成交额为3208亿元;深证成指下跌0.55%,成交额为4989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91%。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029只,下跌个股数为2889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佳,其中成长和周期风格的个股跌幅最小,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8个行业上涨,其中房地产,电子,农林牧渔行业上涨,涨幅分别为0.90%,0.77%,0.55%。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钢铁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68%,1.52%,1.29%。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3.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1.7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8.29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42.35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01%,低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爬升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美联储凌晨释放了什么重磅信号?

北京时间7月6日凌晨2:00,美联储公布6月会议纪要,其中显示,几乎所有官员都认为今年还将多次加息,但速度会放缓,强调高通胀是货币政策前景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维持2023年爆发轻度经济衰退的预期不变,但对经济软着陆的信心增强。


官员们认为,在这次会议上保持目标区间不变,将使他们有更多时间来评估经济在实现委员会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面的进展。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对多种因素表示犹豫。他们表示,短暂的暂停将让委员会有时间评估加息的影响。美联储目前总共加息了5个百分点,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加息。


会议纪要称:“经济正面临信贷紧缩带来的不利因素,包括家庭和企业利率上升,这可能会对经济活动、招聘和通胀造成压力,尽管这些影响的程度仍不确定。”


即使是那些支持紧缩的人,也普遍认为加息的步伐将会放缓。会议纪要称:“许多官员还指出,在去年迅速收紧货币政策立场后,委员会已经放慢了收紧步伐,进一步放慢收紧政策的步伐是合适的,以便有更多时间观察累积收紧的效果,并评估其对政策的影响。”

 

新闻二:多部门密集释放稳增长、稳预期信号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部门密集发声,重点聚焦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外贸,透露下一步宏观政策动向,释放稳增长、稳预期信号。


扩大有效投资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期,多个部门均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并部署相关政策举措。


在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组织召开的金融机构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提升专题培训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负责同志表示,围绕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强调全力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做好政策储备,千方百计稳住交通投资“基本盘”。


中国银行表示,扩大有效投资是推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是提振需求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另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是持续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要客观认识到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并且要聚焦重点、核心领域,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


对于下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发力点,要持续发挥制造业投资的重要作用。支持制造业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特别是激发民企投资活力是稳定有效投资的政策重点。这需要持续支持制造业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有效投资,为稳增长提供更加合理的产业支撑。同时,扩大基建投资,如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和经济短板领域的投资力度,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等。此外,加大对一些涉及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如智能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等。


提振大宗消费


除了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也是政策抓手之一。从近期多部门发声来看,一批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即将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份新闻发布会明确,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稳定汽车消费,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6月15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继续完善消费政策。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同时,立足商务职能定位,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等,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增强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有效性,抓好贯彻落实。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表示,下半年促消费发力重点将集中在住房、汽车、旅游三个方向。首先,当前住房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依然很大,打破观望情绪、释放消费潜能是拉动住房消费的关键;其次,可推动燃油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加快汽车更新换代和消费升级步伐,拉动汽车消费增量;最后,激发以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与旅游相关行业的消费,增强消费活跃度,加快经济恢复。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当中,生活服务性消费改善最为明显,而大宗消费表现相对欠佳,考虑到大宗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较重分量,因而大宗消费等将是下半年提振消费的重心。


推动外贸稳规模


稳外贸方面,目前商务部正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全力落实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此外,还将持续跟踪了解外贸企业和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和诉求建议,继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促进稳定发展。


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需要继续大力扶持外贸新业态、改善外贸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持续拓宽贸易渠道和市场机遇,主动开展多元化贸易投资合作。比如,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继续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与中国有自贸协定的伙伴国家市场,不断扩大“朋友圈”。


地方层面,近期,多地积极部署稳外贸工作。例如,福建省印发《关于加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通知》;四川省第二批“千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工程”于近日启动,将搭建企业与相关单位和机构对接的渠道,促进金融、信保等支持服务落到实处;河南省推出22条举措,从畅通进出口物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外贸创新发展等方面,助力全省外贸加快扩量提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表示,从近期各地工作安排来看,发挥各地优势特色是稳外贸发力方向之一。建议各地在稳外贸中可结合区域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出台一些稳外贸措施,如中西部地区可重点在制造业降本增效方面加大政策力度,东部沿海地区可在帮助企业出国参加展会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


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方面,有三方面建议:一是对外贸出口企业实行贷款额度和利率优惠,降低财务成本;二是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对出口商品实行即征即退,加快退税节奏,减轻税收负担;三是进一步简化优化出口通关环节,继续降低港口、运输等物流仓储费用,提高外贸商品出口经销能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