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12月11日

2023-12-11 20:38

摘要:今日大盘全天探底回升,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有何要点?11月通胀数据出炉,为何不及预期?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12月11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1702298115393

今日市场


今日大盘全天探底回升,创业板指领涨。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11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03亿。盘面上,AI应用方向继续活跃,其中传媒股集体大涨,多模态概念股维持强势,MR概念股震荡走强,券商等金融股午后拉升带动指数反弹。下跌方面,锂矿股集体调整。从市场角度来看,今日以传媒为代表的AI应用端再度集体爆发,并且再度与指数形成共振,结合资金连续大量流入,AI产业链或已成为了当前市场的领涨主线。若后续指数能够延续反弹并且成交能够持续温和放大,那么本轮AI反弹的行情值得期待。但一旦后续指数再度陷入缩量整理的话,AI内部大概率也会呈现出分化的态势。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2991.44点,上涨0.74%,成交额为4054亿元;深证成指上涨0.82%,成交额为5061亿元;创业板指上涨1.25%。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3943只,下跌个股数为1242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一,其中成长和周期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7个行业上涨,其中传媒,煤炭,计算机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97%,2.48%,1.86%。食品饮料,房地产,有色金属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0.89%,0.55%,0.50%。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32.5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8.53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4.06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933.10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34%,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有何要点?

202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经济“稳中求进”,政策对于经济节奏的把控更加关注。会议提及“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预期政策对经济短期问题和中长期的结构调整将更加关注,节奏上注重可持续,不会大水漫灌,方向上将向国家战略发展的产业倾斜。


当下传统产业和新产业发展并进,新产业发展为经济未来增长重要支撑。政策提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本次会议并非首次提及先立后破。2021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到“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结构转型需要时间消化,传统产业防风险、稳发展,有助于为经济新动能的成长预留空间。随着新动能扎稳根基,再来解决旧有问题。


高科技发展自立自强,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本次会议多次提及科技、创新,我国产业政策预期向科创相关行业倾斜度较高,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破国外的科技封锁,并且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产行业控风险,地方化债持续推进。本次会议为经济布局大纲,未提及地产细节。沿着先立后破的思路,预期政策将继续呵护地产。虽然地产行业在经济占比逐步下降,但对于我国内需、财政、金融、就业、信心多方面有重要影响。会议提及“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未来政策将推进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地产风险。


财政政策保持积极,投放适度宽松,注重提质增效。财政政策表述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政策预期适度宽松不会过度扩张,投向有望向基建相关领域倾斜。


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配合财政政策宽松,助力经济稳增长。结构性工具直达性更强,预期将投向重点领域。PSL等类财政工具有望发行,为地产、基建等工程建设提供低成本金融资源。为解决流动性阶段性紧张的问题,总量型工具投放将适时发力。


政策注重引导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本次会议首次提及“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未来对于经济宣传和舆论导向上将更加注重稳信心。可以关注即将到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经济进行更详细的部署,预期将进一步传达积极信号。

 

新闻二:11月通胀数据出炉,为何不及预期?


2023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0.5%(前值-0.2%),环比-0.5%(前值-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3.0%(前值-2.6%),环比-0.3%(前值0%)。物价走弱有五方面原因,一是国际油价下行;二是食品价格走弱,这与天气偏暖农产品供应充足有关;三是耐用品消费持续偏弱;四是服务消费季节性下行;五是工业需求仍然偏弱。


CPI同比、环比降幅均扩大。从同比角度看,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受能源价格同比转降、猪肉等部分农产品价格降幅扩大、服务价格涨幅回落等因素影响。食品方面,猪肉价格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鸡蛋、食用油、牛羊肉、禽肉类和水产品价格降幅在1.1%—10.5%之间,降幅均有所扩大,与上述农产品供应充足有关。非食品方面,受到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能源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3%;由于节后旅游出行需求回落,服务价格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受到机票、宾馆住宿、旅游、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回落拖累。


PPI同比降幅扩大,环比由平转降。PPI同比、环比均有所回落,一方面,与国际原油价格回落、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偏弱有关;另一方面,与11月制造业PMI于收缩区间小幅回落反映出的信号一致,国内工业企业的下游需求尚在恢复过程中从同比角度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4%,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带动PPI下降约2.61个百分点,主要受国际油价回落影响;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带动PPI下降约0.35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扩大拖累。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