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12月29日

2023-12-29 16:57

摘要:今日大盘震荡上行,A股延续反弹,沪指录得三连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涨近1%.,美中嘉和冲刺IPO:民营肿瘤医疗龙头,曾获石药集团投资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12月29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1703840124809

今日市场


今日大盘震荡上行,A股延续反弹,沪指录得三连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涨近1%.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市场超4300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226亿,较上个交易日减少618亿。盘面上,行业板块涨多跌少,传媒、电子、计算机行业板块涨幅居前,美容护理,房地产行业下跌。


消息面上,国内手机终端回暖明显。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121.1万部,同比增长34.3%。其中5G手机2709.2万部,同比增长51.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8%。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2974.93点,上涨0.68%,成交额为3490亿元;深证成指收于9524.69点,上涨0.89%,成交额为4736亿元;创业板指上涨0.63%。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4316只,下跌个股数为835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错,其中成长和周期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稳定和金融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9个行业上涨,传媒、电子、计算机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3.12%,2.17%,1.84%。美容护理,房地产,跌幅分别为0.53%,0.43%。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5.6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6.9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1.23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594.9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49%,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 美中嘉和冲刺IPO:民营肿瘤医疗龙头,曾获石药集团投资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港交所今日披露,美中嘉和拟以每股14.10-16.40港元的价格全球发售3942.02万股股票,预计将于1月9日开始交易。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早在2018年,美中嘉和便获得了中金资本的投资,并在2020年引入中信系投资,在2023年D轮融资中获得石药集团的战略投资。至此,美中嘉和的主要股东构成除了实控人还包含券商资本、金融系资本、产业资本及财务投资者。


美中嘉和为中国领先的肿瘤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平台,以先进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为特色,公司亦为中国拥有多间质子治疗舱的少数民营医疗机构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中国民营肿瘤医疗集团中,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的自营或托管肿瘤医疗机构的数目计,公司排名第二;按2021年中国的肿瘤治疗赋能服务的收入计,公司排名第一;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自有或托管放疗设备单位的数目计,公司排名第二。根据同一数据源,截至同日,公司亦为制定中国放射治疗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中唯一一家民营医疗机构。


美中嘉和通过自营医疗机构为癌症患者服务及通过网络业务赋能第三方医疗机构。于公司的自营医疗机构,公司凭借高水平的多学科诊疗(MDT)专科医生及以精准放疗为特色的强大诊疗能力,为癌症患者提供整个护理过程中全方位的肿瘤医疗服务。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美中嘉和于中国拥有八家自有医疗机构,包括两家肿瘤医院、四家诊所(或门诊部)、一家影像诊断中心及一家互联网医院。


美中嘉和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医院业务和网络业务,两大业务分别转公司2021年总收入的34.3%和65.7%。


财务数据方面,于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以及2022年、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美中嘉和分别实现收入1.66亿元、4.71亿元、4.72亿元、1.44亿元以及2.85亿元人民币。同期,公司实现毛利735.4万元、-4714.1万元、-1.43亿元、-8636.2万元、-3497.2万元人民币。


于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美中嘉和分别录得经调整亏损净额3.19亿元、4.88亿元、4.71亿元、2.50亿元及2.14亿元。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机构的收入从2016年的人民币18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人民币4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4%,预计2025年将达到人民币1,067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癌症治疗赋能服务市场的收入从2016年的人民币49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且预期到2025年将达到人民币91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8.2%。


竞争格局方面,中国的私立肿瘤医疗机构行业具有高度分散性,以收入计算,2021年五大参与者的总市场份额仅为6.1%。按自营或在管肿瘤医疗机构数量计算,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排名第二。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