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30日
每日收评
2025-09-30
2.56k人浏览
摘要:今日市场早盘冲高回落,尾盘加速跳水。央行: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资金支持。住建部: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格上每日收评—2024年02月28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早盘冲高回落,尾盘加速跳水,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下跌,逾200股跌停。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356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667亿,成交金额创两年多新高。盘面上,大金融方向局部活跃。消息面上,央行26日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站在市场角度而言,若后续指数持续回落的话,市场的风险偏好或将进一步降低,届时防御性板块仍将受到资金的追捧,农业、消费板块或仍存在着局部性机会,此外,以煤炭,电力、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同样有望再度逆势活跃。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2957.85点,下跌1.91%,成交额为5766亿元;深证成指下降2.40%,成交额为7801亿元;创业板指下降2.51%。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69只,下跌个股数为5054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佳,其中金融和稳定风格的个股跌幅最小,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没有行业上涨,其中银行,煤炭,公用事业行业跌幅最小,分别为0.25%,0.36%,0.49%。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5.81%,5.71%,5.61%。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3.4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6.9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52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229.81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70%,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区域。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央行: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资金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2月27日消息,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部署,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
会议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金融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强化使命担当,精心谋划、统筹推进、狠抓落实。
会议认为,近年来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取得积极成效。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制度、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优化,重点领域的融资可得性明显提升,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金融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要部署,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会议强调,各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明确每篇大文章的牵头部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工作。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根据各重点领域特点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审贷放贷、资金申报和存续期管理,将央行再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各金融机构精准传导到各重点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深入研究各重点领域产业政策、发展动态、经营模式、风险特征,加快构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与同业交流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加强政策指引、强化政策激励、明确目标要求、加强考核评估,做好支持引导和服务保障。
新闻二:住建部: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通知》指出,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编制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通知》提出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各城市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准确研判住房需求,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政府为主保障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住房发展年度计划要明确年度各类住房及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区位,测算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保障性住房要进一步明确供应套数和户型结构。要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保障轮候时间等纳入目标管理。2024年4月30日前、2025年3月31日前,各城市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当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有关情况。
二是提前谋划2026—2030年住房发展规划。各城市要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产业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况,结合存量住房和存量土地等潜在供应情况,提前谋划2026—2030年住房发展规划。住房发展规划要立足当地实际,明确住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住房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发展目标。各省、自治区要提前谋划本行政区域2026—2030年住房发展规划,并指导各城市做好规划编制工作。2026年3月31日前,各地要向社会公布2026—2030年住房发展规划。规划实施期间,各城市要在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当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有关情况。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有机衔接。各省和自治区住房发展规划、各城市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将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步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每年6月30日、12月31日前,各地要将有关规划计划实施情况和“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运行情况报上一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将有关情况同步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适时组织对有关情况开展评估。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