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30日
每日收评
2025-09-30
2.56k人浏览
摘要: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红盘报收。两会召开在即,有哪些看点?日经225指数涨破40000点!发生了什么?
格上每日收评—2024年03月04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红盘报收,沪指与创业板指日线三连阳。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4个交易日超过万亿,今日达到1.07万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70.61亿元。盘面上,医药板块走强,CXO板块突然大涨。据路透社报道,白宫公布消息,拜登上周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可能会限制基因公司在美国的活动,但同时减轻美国国会民主党人支持针对中国合同研发和制造企业(如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的立法压力。这使得今天早盘,CXO板块整体大涨。总体而言,今日A股表现与前几日相比略显乏力,两市上涨个股不足2100只。本轮市场反弹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政策预期改善。市场层面,短期修复行情仍有望延续,中期走势则取决于政策环境,尤其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039.31点,上涨0.41%,成交额为4617亿元;深证成指上涨0.04%,成交额为6154亿元;创业板指上涨0.59%。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082只,下跌个股数为3169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多数风格表现不错,其中稳定和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金融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5个行业上涨,其中石油石化,煤炭,医药生物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11%,2.09%,1.81%。房地产,非银金融,建筑材料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2.51%,1.34%,0.99%。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70.6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3.1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47.49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259.16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67%,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区域。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2024年全国两会五大看点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立足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今年代表委员将聚焦哪些议题,会议将释放哪些经济发展信号?
1、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怎么定?
每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GDP、CPI、就业等目标。这些目标不仅对全年工作及政策安排有指导意义,对于稳定预期也有引导作用。
2023年,我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其中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有利条件和优势更多,如何设定合理目标、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今年各省区市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大多数不低于5%,多集中在5%至6%这个区间。结合地方预期目标水平及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设定在5%左右。
2、宏观政策如何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宏观政策定下了基调,并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预计这也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议题之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认为,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以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财政部此前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实物量会体现在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也新增了5000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额度,用于支持“三大工程”建设,存量政策将持续体现经济带动效应。此外,多部门表示今年将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逆周期调节,就是依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显著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扭转需求收缩趋势。增加有效需求必须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将是下一步政策关注点。今年财政扩张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或更多从政策配合角度提供相应流动性支持。其中,宽财政政策将主要围绕托底经济和地方化债展开,赤字率或有所提升;货币政策在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将主要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加强结构调节。
3、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点在哪?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经济热词,也将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一大关键词。各民主党派中央日前陆续公布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提案目录。其中,多个提案涉及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热门议题。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新质生产力会带来一批技术密集度更高、更有发展潜力的新产业,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强有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主要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
目前多地已经提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人才支撑、资本赋能等相关支持措施,加快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生产关系,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聚焦新质生产力,国家或加大政策力度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布局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4、扩大内需有哪些抓手?
扩大内需仍会是今年工作重点。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明确了扩内需的主抓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部门近期都提到,除了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接下来各项政策将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激活数字消费、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扩内需将更注重“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多位两会代表委员期盼,以此为目标导向,相关政策加快部署落地。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前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5、重点领域改革有哪些新部署?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释放出重要信号。
如何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预计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谋篇布局正逢其时。下一步应当以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为改革重要目标,以理顺央地财政关系、纵深推进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改革、因地制宜解决基层政府财政困境为改革重要方向,以财税力量持续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好五篇大文章等。
此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相关议题也备受关注。多位代表委员今年拟提交的建议提案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有关。比如,建议出台相关法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市场信心和活力;研究疏通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要求落到实处等。
新闻二:日经225指数涨破40000点!发生了什么?
3月4日,日经225指数开盘突破40000点关口,为历史首次,日内涨0.92%。截至发稿,日经225指数上涨0.8%,暂报40228.99点。
消息面上,周末,一则大消息传来——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宣布正式结束通货紧缩。此前,日本经济跟通货紧缩进行了20多年的斗争。当下,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一旦日本宣布克服通缩,加息时点将成为焦点,而这将是日本央行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而货币政策的转变,将对当前火热的日本股市,带来重大影响。
2023年日本股市的表现已经十分出众,日经225指数全年上涨28.24%,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仅次于纳指的43.42%。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不断释放信号,将要考虑退出从2007年以来实行的负利率政策,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一旦负利率政策结束,日本央行可能会逐步加息,收紧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导致日本国内流动性有所下降,借贷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减轻。这些因素可能会削弱日本股市的盈利预期和估值水平,引发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导致股市出现调整和波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