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周刊:A股震荡回调,美联储公布9月议息会议结果。
宏观每周观察
2025-09-22
2.47k人浏览
摘要:今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涨。今日人民币快速走强,1月LPR维持不变
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1月20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74亿。总体上涨多跌少,全市超3600只个股飘红。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电力设备,纺织服饰,社会服务行业领涨,煤炭,石油石化,建筑材料行业领跌。消息面上,在政策利率持稳、银行净息差承压、经济景气度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25年1月份两个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维持不变。市场方面,目前而言,市场的热点依旧是围绕在AI、机器人、大消费这三大方向所展开。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244.38点,上涨0.08%,成交额为4697亿元;深证成指上涨0.94%,成交额为7132亿元;创业板指上涨1.81%。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3613只,下跌个股数为1586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多数风格表现不错,其中成长的个股涨幅最大,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电力设备,纺织服饰,社会服务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16%,1.58%,1.25%。煤炭,石油石化,建筑材料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26%,1.02%,0.68%。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90%,接近一倍标准差。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1月LPR维持不变
1月20日,2025年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已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在政策利率持稳、银行净息差承压、经济景气度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25年1月份两个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维持不变。
中信证券证券表示,LPR报价连续3个月持平。从价上看,1月逆回购利率维持1.5%不变,LPR报价与政策利率保持一致;从量上看,1月税期和春节取现压力重合,银行间负债成本抬升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主动进一步压缩LPR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LPR报价按兵不动也是综合内外政策环境,平衡内外均衡和宽货币目标下的选择。
长江证券认为,此次LPR不调整,其实在我们意料之中。一季度降准降息节奏可能跟去年一季度相似,在1月份降息无论是MLF还是LPR都很难。但是一季度大概率还是会降准降息。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净息差的问题,二是现在央行又重新清理资金空转,三是汇率也有一定的压制。
民生证券认为,短期内降息受限,资金利率攀升,1月LPR报价延续‘按兵不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近期稳汇率压力加大,政策利率企稳,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变。下阶段,特朗普政策主张推升通胀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空间受限,甚至暗示可能会再次加息;叠加国内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国内债市利率过快下行,中美利差将维持在高位。在特朗普上任后释放更大压力前,国内政策利率预计持稳,以便为后续货币宽松和应对环境变化创造更多空间。短期内降息受限,政策利率持稳,也使得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二是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资金利率快速攀升,使得银行主动负债成本上行,LPR报价加点下调受限。往后看,虽然春节前央行往往需要大规模投放跨节资金,助力市场平稳过渡,后续资金进一步收敛的空间有限,预计向均衡回归;但在稳定汇市和债市的考量下,近期市场资金面也不会十分宽裕,银行负债端仍有压力,也进一步削弱了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空间。三是年初银行面临较大重定价压力,LPR继续下调的动力和空间不足。从银行自身经营角度来看,年初LPR继续下调的动力和空间也相对有限。若政策利率和LPR降息避开年初信贷投放高峰期,则可使银行息差压力在今明两年内分担,减轻对今年净息差的冲击。
东吴证券分析,2024年经济增速走出U型,在2024年三季度“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托举下,2024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反弹,货币政策在2024年9月至10月发力明显,“降息”、“降准”和“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动能提升,至今货币政策的宽松效应仍在发挥作用。此外,居民部门融资显著回暖、社融增速回升。从2024年四季度的金融数据来看,不受地方政府“化债”影响的居民部门融资诉求回升,不仅“提前还贷”诉求下降,而且消费贷款需求也出现回暖,同时“化债”也推动非金融企业流动性持续改善,截至2024年末,M1增速已经回升至-1.40%,更新调整口径后的M1增速或已经返回零值以上,非金融部门流动性情况在好转。同样在“化债”的推动下,社融增速明显回升,2024年末维持在8.0%,符合社融增速与经济增长和物价目标水平相匹配的要求。因此,短期“稳汇率”是政策重心,“宽货币”时点还需要观察。LPR报价连续3个月按兵不动,“择机降息降准”的“机”还需要等待。
何时“降准降息”?
中信证券认为,认为,往后看,2025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及“择机降息降准”,预计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度视角下LPR伴随逆回购利率调降或仍有空间。考虑到年初信贷需求有所修复,预计后续LPR降息的落地时点仍会综合考虑金融数据表现、收益率曲线形态以及内外均衡的合理选择。
国盛证券认为,本次LPR连续3个月按兵不动,主因还是稳银行息差,兼顾稳汇率。往后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择机降准降息”的总要求下,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降准降息应会迟到、不会缺席。幅度上,预计2025年降息40BP左右甚至更高。
在国内经济好于预期的背景下,接下来货币宽松的触发因素,可能更多在于美国加征关税的进程及强度。如特朗普加征关税基本符合或不及预期,货币宽松可能推迟;如关税政策超出预期,则货币宽松落地预计加快,进而带动LPR报价的进一步下调。
考虑到政府发债,春节等因素,要确保流动性充裕,一季度还是有降准降息的概率,但是大概率是先降准再降息。而降息往往要等到一月份信贷数据出来,综合汇率和净息差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整体上,今年一季度降准降息的节奏预计和去年一季度类似。
新闻二:人民币快速走强
1月20日,央行宣布维持LPR不变,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双双走强。截至目前,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7.3123,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32。
展望2025年,中信证券表示,美元指数维持高中枢、潜在的外部扰动或是人民币汇率最大的风险因素。但其中或也不乏预期差,或阶段性支撑人民币汇率表现。此外,2025年内部因素仍有望托底人民币汇率,一是考虑到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的压力,预计央行稳汇率决心较强,相关政策也有望继续加码;二是中美利差深度倒挂对于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国内降准、降息等操作或与其他增量政策共同助力基本面修复回升。
兴业研究表示,展望1月,春节前人民币有望保持稳定、平稳过年。一方面,春节前交易清淡下事件冲击可能放大短期波动;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看春节后人民币整体变盘释放前期压力的可能性较大。衍生品:长期限掉期点下行的压力减弱,期权隐含波动率预计继续反弹。
东吴证券表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在国内“宽财政”和外部“加关税”的路径下展开博弈,预计USDCNY总体上保持在7.10-7.35的波动区间内震荡,且波动率也将较2024年扩大。“宽财政”政策加码的时点和规模等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汇率预期或在矛盾切换中反复冲折。
中银证券指出,应客观理性看待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2024年12月以来,境内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相对中间价以及境外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相对境内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的偏离逐步走阔,显示贬值压力和预期有所增强。保持汇率灵活,对冲击作出反应,属于正常的汇率波动,有助于及时释放市场压力、收敛汇率预期。当前,市场主体对于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容忍度提高,外汇市场韧性增强,这是增加汇率弹性的底气所在。
东方金诚预测,着眼于有效应对外部经贸环境变化,2025年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会继续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就短期而言,考虑到美元还有可能强势运行一段时间,人民币在跌破7.3后或还有一定下行空间,但汇市风险不大,特别是在体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持续处于稳中有升的偏强状态的背景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