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23日
每日收评
2025-09-23
2.15k人浏览
摘要:今日市场三大指数全部收涨。人民币为何突然走强?李强:要大力促进科技消费
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2月21日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三大指数全部收涨。总体上涨多跌少,全市超2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到21926亿元,较昨日大幅放量4360亿。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9个行业上涨,其中通信,计算机,电子行业领涨,银行,纺织服饰,煤炭行业领跌。消息面上,人民币突然走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展望未来,考虑到美元还有可能强势运行一段时间,汇率存压力犹存,不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379.11点,上涨0.85%,成交额为8557亿元;深证成指上涨1.82%,成交额为1.34万亿元;创业板指上涨2.51%。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872只,下跌个股数为2352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错,其中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金融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9个行业上涨,其中通信,计算机,电子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5.55%,3.96%,3.45%。银行,纺织服饰,煤炭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24%,0.95%,0.73%。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63%,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人民币突然走强
昨晚,离岸人民币表现强劲。北京时间早上6点,美元兑离岸人民币(CNH)报7.2352元,人民币较周三纽约尾盘涨490点,盘中最多报至7.2315元。
近期,人民币利好消息不断。
首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月20日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9%,2024年12月占比为3.75%。Swift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50.17%、21.98%、6.91%的占比位居前三位。事实上,自去年11月人民币超越日元、重返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之后,人民币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
其次,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总统正在考虑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可能性。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广泛的协议,而不仅仅是重新调整贸易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心。另外,美联储称“考虑暂停或放缓QT(量化紧缩)直到债务上限问题得到解决”可能是合适的。美元指数也因此有所回落。
第三,国内经济预期向好。高盛表示,广泛的AI采用可以在下一个十年内,将中国企业每年每股收益提高2.5%,增长前景改善和信心提升或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中南向资金贡献1040亿美元),有望部分扭转全球资产管理机构的低配状态。
政策层面,财政部长蓝佛安最新撰文指出,财政部门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关于人民币的预期
近期,央行已发行3期共计1200亿元离岸央票。财政部计划在中国香港发行总计125亿元的人民币国债。人民银行此前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汇率压力犹存,不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2025年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会继续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就短期而言,考虑到美元还有可能强势运行一段时间,人民币或还有一定下行空间,但汇市风险不大,特别是在体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持续处于稳中有升的偏强状态的背景下。如果未来出现人民币汇率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监管层稳汇市工具还会及时出手。
新闻二:李强:要大力促进科技消费
2月20日,国务院以“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为主题,进行第十二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作讲解。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国务委员谌贻琴作交流发言。
李强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内部可循环、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提振消费既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中长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要把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依靠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
李强指出,要紧扣居民需要挖掘我国巨大消费潜力。要大力促进服务消费,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供给水平。要大力促进科技消费,释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等消费潜力。要大力促进细分市场消费,顺应多元化、差异化趋势,开发优质产品和服务,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李强强调,要突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政策资源更多用于撬动性、带动性强的领域,更好发挥市场力量提振消费。要找准要害加快改革破题,放宽相关行业市场准入,增加高质量消费供给。要把支持政策和改革举措协同起来,形成促消费的合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