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11月20日
每日收评
2025-11-20
4.23k人浏览
摘要:今日市场弱势震荡,沪指低开低走,深成指、创业板指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我国免税店政策优化升级提振消费.
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11月17日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市场弱势震荡,沪指低开低走,深成指、创业板指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沪深两市成交额1.91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473亿。热点快速轮动,全市场100只个股涨停。总体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其中计算机,国防军工,煤炭行业领涨,医药生物,银行,非银金融行业领跌。消息面上,海外方面,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国内方面,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从支持国内商品进店销售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972.03点,下跌0.46%,成交额为0.81万亿元;深证成指下跌0.11%,成交额为1.11万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20%。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2582只,下跌个股数为2724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多数风格表现不佳,其中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金融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其中计算机,国防军工,煤炭行业领涨,涨幅为1.67%,1.59%,1.32%;医药生物,银行,非银金融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73%,1.31%,1.11%。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69%,位于一倍标准差之下,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升。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将于今天(11月17日)起访问中国,预计将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等人举行会谈。报道称,在会谈中,金井正彰将说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的涉台发言并未改变日方一贯立场,同时传达“即便双方存在立场分歧,也应避免影响人员交流”的立场。
17日,日经225开盘跳水,一度跌超1%跌破50000点,日本股市多只消费股出现大跌。另外,JAPAN EYEWEAR跌超6%,萨莉亚餐饮、夏普跌超5%,日产汽车、亚瑟士、日本航空跌超4%,迅销、索尼、全日本航空、养乐多本社跌超3%。
日本内阁府17日公布,日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数据显示,日本今年三季度实际GDP(剔除物价变动因素)比上一季度下降0.4%。
11月7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审议中,高市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在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后,仍不知悔改,并在国会答辩时坚称,有关言论符合日本政府看法,无意撤回或取消。引发中日两国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11月14日发布出行提醒: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发生多起在日中国公民遇袭事件,部分案件迄未侦破,中国公民在日本安全环境持续恶化。近日,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已在日中国游客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驻日使领馆寻求协助。
11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郑重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已在日中国游客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驻日使领馆寻求协助。
日本观光局(JNTO)数据显示,2025年9月,入境日本的外国游客为326.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同期中国内地赴日旅游累计77.6万人次,同比增长18.9%;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游客赴日旅游累计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中国内地成为日本入境游第一大游客来源。
数据显示,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308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日进口额1562.5亿美元。据日本观光厅统计,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总额位列各国游客之首。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说,日中关系一旦恶化,“受苦的将是日本国民”,高市言行带来极其深重的“罪责”。
新闻二:免税店政策优化升级提振消费
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从支持国内商品进店销售、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完善免税店便利化和监管措施等方面细化举措,进一步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
免税店是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市内特定区域或者出入境运输工具上,向出入境旅客等特定人群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目前,我国共设有口岸出境、口岸进境、市内免税店等6种类型免税店(不含海南离岛免税店)。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免税店政策不断完善,销售规模持续扩大,相关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持续增长,旅客消费结构更加多元,进一步优化免税店政策,有利于更好满足出入境旅客多层次、多样化的购物需求,提升免税购物体验,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就是支持国内商品进入免税店销售。新规提出,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国务院批准允许参与免税店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有关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同时,国内商品进店监管和操作手续将进一步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经营国内商品退(免)税监管和操作手续,采取“先销后退”模式,也就是先将国内商品以有税方式进入免税店,免税店以免税价格销售后,再集中向税务机关办理退税,便利国内商品进店销售。
此次政策还明确了国产品经营面积的要求。口岸出境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支持提升国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国际竞争力。
“之前免税店很少有国货,新政策从多个方面支持国货进入免税店销售,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有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商品出口。”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杨志勇说。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便于携带、消费者需求较高的热销商品,今后也能进免税店销售了。
此次政策进一步扩大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商品品类,整合其经营品类清单。“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动态调整,进一步丰富了免税店经营品类,将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
同时,热销商品将以更快速度与消费者见面。新规提出,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加快境外已上市热销商品在我国免税店的上架进度;鼓励通过联合采购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将最新商品、热销商品等投入我国免税店销售。“免税店商品有审批、上架的过程,新政策有助于让消费者更快购买到热销商品,增强免税店吸引力。”高凌云说。
不止品类增加、上架提速,购物流程也将更加便利。新政策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有关部门和免税商品经营企业将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提升便利化水平,充分满足旅客免税购物的消费需求,并加强对免税商品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系列举措创新免税店销售模式,融入现代销售元素,将更好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杨志勇说。
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也是此次政策调整的一大看点。根据新规,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及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由现行财政部会同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审批,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同时,新规将现行口岸出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由国务院审批,调整为均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经营主体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免税店经营面积。
高凌云认为,简化部分免税店设立、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调整经营面积等审批流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发挥地方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免税店的审批效率,实行差异化经营。
“政策组合拳将有效促进免税商品零售市场发展,打造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更好提振消费。”高凌云说。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