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报A股业绩综述及展望
宏观加油站
2025-09-12
2.4k人浏览
摘要:进入七月下旬,主要风险聚焦在监管层对股指快速上涨的担忧以及中美关系的扰动,市场热情降温,指数高位震荡调整。
一、私募业绩速览
下半年A股开门红,上证指数踏上3000点,市场热情持续高涨
2020下半年的第一天A股便给市场一个开门红,在经济的强劲复苏叠加业绩回暖效应下,月初金融、地产、周期板块的多番涨停潮带动了市场人气,上证指数踏上3000点,赚钱效应持续扩散。进入七月下旬,主要风险聚焦在监管层对股指快速上涨的担忧以及中美关系的扰动,市场热情降温,指数高位震荡调整。全月来看,创业板指以14.65%涨幅居前,上证指数上涨10.09%,中小板指上涨13.38%。从行业来看,休闲服务板块继续领涨,同时疫苗板块也颇受追捧;在中美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国防军工板块也备受青睐。而相比A股市场,美股表现相对弱势,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均在8%左右。对于港股市场,受制于中美关系,7月恒生指数表现差强人意,微涨0.69%。
股市行情的火热,股票策略蝉联榜首,九大策略全面开花
从各策略表现来看,九大策略7月均获得正收益。在A股涨幅扩大,板块轮动较快的背景下,股票策略收益表现也强势领跑,全月以11.75%的平均收益蝉联榜首;宏观对冲位居策略第二,全月收涨11.69%;商品市场方面延续多头行情,在中美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也在持续创新高,主观期货收涨6.72%;债市方面延续震荡格局,政策预期偏空,7月微涨2.44%表现靠后。
2020年以来股票、宏观对冲、程序化期货三大策略平均收益均超过20%
2020年以来,私募行业火爆,业绩持续走高,根据格上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7月私募行业平均收涨25.77%。从各策略表现来看,股票策略继续维持强势,上涨28.60%。由于宏观对冲策略非常灵活,可投资的市场和品种非常广泛,同时仓位可以在多头与空头间切换,因此只要特定市场有明显的方向性趋势,宏观对冲策略就有获利机会。无论是3月美股的熔断,4月至7月A股的持续走高,市场都为宏观对冲策略提供了良好的获利机会,宏观对冲策略位列第二,上涨28.59%。程序化期货策略在波动行情中仍然持续领先。组合基金、量化复合策略、阿尔法策略和主观期货涨度均超过10%。表现稍靠后的策略为套利策略以及债券策略。
7月股票策略私募管理人中,股票策略分规模平均业绩分化不大,10-20亿区间管理人获得最高收益,上涨12.08%,50亿以上区间的平均收益略跑输策略平均;全年来看,10-20亿区间的管理人表现最佳,以32.08%的平均收益领涨。
二、私募行业情况
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2.65万亿元,环比增长0.38%
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备案数据显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24419家,已备案私募基金86095只,管理基金总规模14.35万亿元。其中证券类私募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803家,正在运作的基金共计45278只,基金规模2.65万亿元,环比增长0.38%。
外资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100亿,截止2020年7月外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有25家,管理规模共计108.3亿元。
三、私募备案情况
产品备案再创新高,赚钱效应下掀起产品发行热潮
管理人方面,2020年7月新备案私募管理人共计95家,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计32家,较上月增加1家,较去年同期(31家)增长1家。
产品方面,7月份协会新备案私募产品2643只,其中,新备案证券类私募产品1879只,再创2020年产品备案数量新高。根据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7月共有26家百亿级私募成立新产品。主营可转债的迎水投资月内发行了39支产品。股票策略的林园投资和高毅资产分别发行16只产品以及8只产品,其中高毅旗下有6只产品为基金经理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子基金。量化机构部分发行热情更为积极,灵均发行了23只产品,主要为中性产品;明汯投资发行了24只产品,主要为指数增强,而九坤投资发行了9只择时对冲的产品。
四、百亿规模私募机构名录
百亿级私募梯队大幅扩容,百亿私募增至44家
A股火热行情,指数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收益水涨船高,同时由于市场流动性宽裕,权益类产品更具吸引力,不少资金跑步入场,百亿私募阵营因而大幅扩容。7月证券类百亿私募机构增加8家,存量共计44家,头部私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上海地区,两家灵活策略的私募机构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彤源投资和于翼资产。彤源投资成立于2003年,专注优质成长股投资。从投资策略来看彤源会以果断的仓位管理来应对市场大拐点,以高锐度的行业和公司比较提高组合有效性,力争熊市有力控制回撤,平衡市和牛市获取良好盈利。在具体实践上,会从宏观视角判断仓位、中观视角定行业以及微观层面筛选个股,层层递进,反复比较,优中选优。而于翼资产是采用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精选估值合理且成长性突出的优质公司来构造核心组合。另外,于翼资产讲究顺势而为,在不同特征的市场中灵活调仓,偏重短期市场情绪面的变化以及公司市值的弹性空间。
深圳地区,但斌的东方港湾与林园的林园投资,两家老牌私募相继迈入百亿新征程。东方港湾成立于 2004 年 ,是国内将“价值投资”思想融入全球投资的坚定实践者。公司遵循全球视野布局A股、港股、美股三个市场,同时以3-5年周期的视角来投资全球伟大的企业。林园投资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拥抱确定性的私募机构。从投资风格来看,在熊市背景下会买入盈利确定的垄断企业,高仓位长期持有;在牛市背景下会进行阶段性的操作。
五、私募机构调研动向
乐观情绪饱满,私募机构偏好寻找中小创个股机会
根据格上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20年7月共有682家私募机构参与调研,共调研1616次,共调研上市公司224家。从上市板块来看,主板公司43家(占比19.20%)、中小板公司100家(占比44.64%)、创业板公司60家(占比26.79%)、科创板公司21家(占比9.38%),当前私募机构仍然偏好寻找中小创板块的个股机会。
海康威视热情依旧,丽珠集团脱颖而出,医药科技趋势不变
从行业角度来看,七月仍延续医药生物和科技类主线。其中私募调研宠儿海康威视热情依旧,受到161家私募机构的调研。
新药业务强劲,核酸检测盒畅销,受益于疫情的丽珠集团本月也受到100家私募机构的调研关注。丽珠集团今年以来股价一路攀升,截至2020年8月13日股价涨幅为57.88%。丽珠集团发布公告,拟拆分丽珠试剂A股上市。丽珠试剂是中国最早的体外诊断试剂制造企业之一,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以及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公司分享到,此次分拆可以通过上市融资强化丽珠集团在诊断试剂以及设备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且在分拆完成后,丽珠集团仍将维持对丽珠试剂的控制权。
26家百亿机构出动调研,科技医药长期看好,低估值板块积极布局
从数据统计来看,7月共有26家百亿机构出动调研,涉及上市公司82家。调研上市公司最多的前5家私募机构分别是彤源投资(17家)、敦和资产(15家)、于翼资产(15家)、高毅资产(14家)、淡水泉投资(13家)。(百亿机构以格上研究中心新近发布的百亿榜单为准)。
从调研标的来看,百亿机构共同调研上市公司36家,与上月基本持平。行业布局较为分散,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医药,长期看好趋势不变。同时也积极布局轻工制造、化工、建筑材料等板块业绩改善所带来的反弹机会。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