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30日
每日收评
2025-09-30
2.27k人浏览
摘要:今日大盘全天窄幅震荡,光伏概念股展开反弹。10月通胀数据公布!CPI为何再度转负?沪深交易所出台5大措施规范再融资!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11月09日(音频版)
00:00
00:00
×1
今日市场
今日大盘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下跌,逾40股跌超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62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41亿。盘面上,光伏概念股展开反弹,BC电池方向领涨。这主要由于隆基绿能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选择BC电池方向。因为在相同的技术路线上采用BC结构大致能够提升一个百分点的正面转换效率。从度电成本等各方面综合来看,BC电池在性能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消息面上,今日公布了10月的通胀数据。10月CPI同比-0.2%,在经历了短暂转正后再度负增,其中食品价格拖累以及需求偏弱是主要原因。PPI降幅扩大主要与国际原油、有色价格回落带动的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下降以及食品、衣着价格回落等带动的生活资料降幅扩大有关。总体来看,物价指数继续磨底,需求仍需进一步修复,而市场也依旧延续着震荡整理的走势。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053.28点,上涨0.03%,成交额为3885.57亿元;深证成指下跌0.20%,成交额为5738.89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23%。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1495只,下跌个股数为3578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多数风格表现不佳,其中稳定风格的个股涨幅最大,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2个行业上涨,其中煤炭,电力设备,钢铁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3.00%,0.83%,0.48%。传媒,电子,医药生物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97%,1.42%,1.24%。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0.6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1.70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2.34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1640.57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20%,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区域。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10月通胀数据公布!CPI再度转负?
2023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0月份CPI与PPI数据。CPI同比-0.2%,预期-0.1%,前值0.0%;CPI环比-0.1%,前值0.2%;PPI同比-2.6%,预期值-2.6%,前值-2.5%;PPI环比0.0%,前值0.4%;核心CPI同比0.6%,前值0.8%,环比0.0%,前值0.1%。
10月CPI同比-0.2%,在经历了短暂转正后再度负增,环比也结束连续3个月的正增长,转为回落0.1%。食品价格拖累以及需求偏弱是主要原因。食品的主要拖累项是猪肉,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降幅扩大一方面是去年基数较高(去年10月猪肉价格是全年高点),另一方面是今年猪肉供给偏多、需求疲弱,导致猪价旺季不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在连续3个月保持0.8%后再度出现回落,这其中既有节后服务消费转弱的影响,也反映当前整体需求有待进一步修复。
华西证券认为,往后看,物价或将呈现“CPI年内小幅转正,PPI降幅收窄趋缓”的态势。CPI方面,去年11、12月基数相对较低叠加气温转冷猪肉需求恢复带动猪价小幅回升,年内小幅转正问题不大,我们判断CPI年底同比增速或在0.5%附近,全年平均0.4%;PPI方面,随着国际原油、有色价格的逐步回落,自今年6月以来PPI降幅逐步收窄的势头或将趋缓,PPI年底同比增速或在-2.3%附近,全年平均-3.0%
华福证券认为,10月CPI下降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拖累,受到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鲜活食品价格环比大多下降,猪肉同比降幅扩大较多;PPI回落主要是受到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但修复速度有所减缓,这与此前公布的PMI数据一致。总体来看,物价指数继续磨底,需求仍需进一步修复;不过今年财政发力后置,四季度地方再融资债、万亿国债逐步落地,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需求,支撑后续物价修复。对于债券市场,近期资金面呈现逐步转松的态势,在资金面的带动下,预计短端收益率仍将进一步回落,收益率曲线将继续陡峭化。
新闻二:沪深交易所出台5大措施规范再融资!
11月8日晚间,上交所、深交所发布有关负责人分别就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相关情况答记者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本次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的5项具体举措:
一是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预案董事会召开前20个交易日、启动发行前20个交易日内的任一日,不得存在破发或破净情形。破发是指,收盘价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时的发行价。收盘价以首次公开发行日为基准向后复权计算。破净是指,收盘价低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或者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每股净资产。收盘价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或者最近一期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为基准分别向后复权计算。
二是从严把控连续亏损企业融资间隔期,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连续亏损的,本次再融资预案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不得低于十八个月。
三是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情形的,须相应调减本次再融资募集资金金额。
四是从严把关前募资金使用,上市公司再融资预案董事会召开时,前次募集资金应当基本使用完毕。同时,上市公司需充分披露前募项目存在延期、变更、取消的原因及合理性,前募项目效益低于预期效益的原因,募投项目实施后是否有利于提升公司资产质量、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相关情况。
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须与现有主业紧密相关,实施后与原有业务须具有明显的协同性。督促上市公司更加突出主业,聚焦提升主业质量,防止盲目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
简而言之,未来破发、破净企业,连续2年亏损企业,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前次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等"不差钱"企业,热衷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的企业的再融资行为将受限。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