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应如何解读?

2025-07-31 16:30

摘要: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相较于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更为积极,肯定了2025年上半年以来经济的好转。另外,会议也指出了“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具体来看,会议有如下几个重点线索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应如何解读?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应如何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相较于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更为积极,肯定了2025年上半年以来经济的好转。另外,会议也指出了“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具体来看,会议有如下几个重点线索:

1. 筹备“十五五”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会议将“十五五”时期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强调“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同时明确“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四中全会前的政治局会议,是首次观察中央对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总体定位的机会。从此次政治局会议对“十五五”时期的表述来看,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政策导向将延续一贯性。“十五五”期间,仍将着重强调完整、准确且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力促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兼顾发展与安全等多方面工作,这一导向与近年来的政策走向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发展信心更为充足,战略部署愈发主动。2020年7月政治局会议召开时,我国经济面临着关税战、科技战的冲击,对美贸易依赖程度较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严峻,故而会议着重提出“在危机中育新机”“趋利避害”。如今,我国的贸易格局与科技实力均已发生显著转变,此次会议对我国在制度、市场、产业体系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更多阐述,并着重强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赢得战略主动”。

三是进一步聚焦发展以及共同富裕。与2020年7月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明确且具体地指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由此推测,“十五五”时期,民生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大力度。

2. 总量目标

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既避免“猛踩刹车”、又不失积极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超预期,但经济修复路径或略显曲折,下半年稳增长诉求或阶段性增强。

政策基调方面,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短期内政策加码的紧迫感稍显不足,更注重既定政策效能充分释放,“适时加力”仍需审时度势。

3. 财政和货币政策

3.1 财政政策

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体财政政策定调“更为积极”。今年政府债供给节奏已明显前置,上半年地方置换债已加速发行、注资特别国债已全部发行。今年上半年广义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录得8.9%,高于上半年名义GDP增速的4.3%,显示财政政策宽松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往后看,下半年或仍有财政支出加码的空间,剩余预算内财政资源有望更多向实体部门倾斜,更好实现改善民生、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等任务。

3.2 货币政策

政策表述仍延续“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充裕”,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货币政策整体基调保持稳健,不过相较4月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在银行息差压力较大、总体利率水平较低,以及反内卷托举PPI的背景下,进一步降息空间或有限,货币政策的重点可能集中在结构性政策工具,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4. 重点领域及表述

4.1 消费

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需要注意,本次会议强调了“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而非持续对消费行为进行直接补贴,往后看,国常会将逐步部署及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以及优化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在次表述下,下半年商品消费国补加码可能性较低。此前发改委、财政部明确剩余1380亿国补资金在7月、10月分别有序下达,即3000亿补贴平滑至全年。

4.2 地产

地产政策的表述以中长期建设为主,短期新增举措较少。会议强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即地产仍是提质增效的逻辑,需降低与刺激政策预期。总体工作部署将延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即以“城市更新”为重点工作,未提及“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后续增量政策想象空间相对有限。

4.3 反内卷

会议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可见治理通缩仍是下半年重要线索。但相比7月初中央财经委会议“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表述,此次会议强调了“重点行业”,因此产能治理预计更多为无序竞争领域,而非全面控制产能。往后看,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的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或有望得到“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推动产能出清及市场格局调整,或对PPI及工业企业利润的修复或将形成一定提振。

4.3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继续得到高度重视。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基本延续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取向。

5. 支持科技创新

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是把“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实体经济增量”的重要指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规模化和全球化的新兴支柱产业是当前阶段的重要工作。同时,“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强调在贸易壁垒、技术封锁、汇率波动中保持高端供给韧性;另一方面,意味着把先进产能推向全球市场,用海外收入反哺国内创新。往后看,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有望继续获得资本、人才、政策的支持。

A股方面,后续有望平稳过渡。

目前应聚焦至关注中美谈判、业绩持续修复等方向。本次会议延续了先前的政策基调,在外部风险缓释、内部经济数据较好的背景下,政策保持较强定力,下半年将继续以结构性举措发力,且重点关注政策灵活性预见性发力方向。A股将继续围绕成长科技方向布局以及结合中报业绩寻找行业景气方向。另外,还可关注与“十五五”规划的产业政策预期相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