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融数据点评——股市推升M2增速

2024-10-16 17:48

摘要:核心观点: ①9月社融增速下滑,政府融资支撑社融,而信贷、直接融资、表外融资表现偏弱; ②9月企业贷款好于居民贷款,短期贷款好于中长期贷款; ③受股市带动,9月M2增速回升,而M1增速持续回落。

9月金融数据点评(音频版)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

核心观点:

9月社融增速下滑,政府融资支撑社融,而信贷、直接融资、表外融资表现偏弱;

9月企业贷款好于居民贷款,短期贷款好于中长期贷款;

受股市带动,9月M2增速回升,而M1增速持续回落。

一、9月金融数据总览

10月14日,央行发布2024年9月金融数据。9月新增社融3.76万亿元,同比少增3722亿元,社融增速8.0%,前值8.1%。9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59万亿元,同比少增7200亿元。9月M1同比-7.4%,前值-7.3%,M2同比6.8%,前值6.3%。

gbm-richtext-upload

数据来源:Wind,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二、9月社融数据点评

9月社融增速下滑,政府融资支撑社融,而信贷、直接融资、表外融资表现偏弱。贷款增速下行,居民和企业表现都弱于去年同期。具体而言:

从结构看,企业贷款好于居民贷款,短期贷款好于中长期贷款。

其中,9月企业中长贷当月为9600亿元,短贷为4600亿元,票据为686亿元,上个月为5451亿元,票据融资的贡献度从64.9%大幅回落至4.6%。虽然整体贷款规模不及去年同期,但若考虑到票据融资规模大幅回落(7、8月均在5500亿元左右),指向实际贷款质量显著改善。

9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为2300亿元,同比少增3170亿元,反映了现阶段居民消费能力、意愿仍不足。居民短期贷款增长2700亿元,同比少增515亿元,虽然“双节”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下的9月居民消费景气度不弱,但就业及收入预期可能依然对居民整体开支有所限制。

政府债券支撑社融。随着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当月新增政府债融资1.53万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5433亿元,是本月社融同比增量的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10月底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剩余额度(约 2900 亿元)将发行完毕,仍将对社融形成一定支撑,但幅度有所下降。

其他分项中,表外融资项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票据)合计同比为1710亿元,少增近13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为-1798亿元,同比少增近2800亿元。


三. 9月货币供应量数据点评

股市带动M2增速回升,M1增速继续回落。

9月M2增速回升0.5个百分点至6.8%。9 月下旬超预期政策利好带动市场情绪升温,月末股市出现大幅反弹行情,部分债基、货基、理财等资管产品赎回,资金集中回表驱动 M2 超季节性高增。同时,股市表现向好带动银证转账在月末明显放大,推动非银存款显著多增。

M1同比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7.4%。反映出地产销售数据偏弱、企业预期偏弱带来资金活化程度仍偏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1同比下滑斜率明显减少。

9月“M1-M2增速差”扩大0.6个百分点至-14.2%,显示经济内生活力待巩固,价格持续上行的支撑不足。近年来M2与M1增速“剪刀差”持续处于高位,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低迷背景下,居民购房需求下降,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受阻,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偏弱,资金“活化”比重下降。这也意味着宽货币向稳增长的传导不畅。当前亟需通过有效刺激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提振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gbm-richtext-upload

gbm-richtext-upload

数据来源:Wind,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四. 对于社融数据后续的观点:

光大证券认为,往后看,政策面利好影响持续,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10月贷款可能同比好转,但后期是否可持续需看是否存在财政与信用共振。4Q预估12月仍有0.25-0.5pct降准空间,释放资金规模或在0.6-1万亿左右,对冲政府债券发行强度增大,为宽信用提供稳定友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另一方面,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10月12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在近期出台支持地方化债、支持大行补充资本金、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明确要“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伴随已发行政府债资金拨付落地,拉动相关项目配套融资需求,有望减缓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压力。

华西证券认为,总的来看,9月金融数据,社融整体变化不大,主要是政府债拉动;企业贷款相对平稳;居民融资需求继续维持较低水平。边际变化主要是企业债融资减少;而银行存款变化较大,非银存款大增带动M2增速回升;财政存款显示财政支出也在边际加快。对于市场而言,关注点可能更多放在9月末以来政策组合拳出台之后基本面环境的变化。核心的几个关注点,一是消费品补贴政策以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之后,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是否有边际改善;二是10月下旬人大会议是否宣布增量财政,决定11-12月政府债融资对社融的支撑能否持续;三是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落地之后,主要是下调LPR 20-30bp,能否带来贷款需求的边际改善。

国信证券认为,前瞻地看,在9月底以来宏观政策的实质性转向下,下阶段可关注新增贷款总量和结构改善的可持续性,以及 M1 等“活性货币”指标能否回暖。如前所述,9月后随着“稳汇率”压力趋势性缓和,货币政策“防缩表”和“保息差”成为重要目标。存量贷款加点、LPR 利率、存款利率等易感知利率大幅调降,叠加年内尚未使用的 2.3 万亿专项债资金,有望在四季度撬动信贷良性扩张,并推动货币加速派生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