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周刊:“两新”补贴和抢出口共同助力工业利润回升,MLF利率“退出舞台”?特朗普宣布对汽车行业征25%关税。

2025-03-31 10:44

摘要:美国对等关税计划发布期临近,关税不确定性继续发酵。上周美股在短期技术性反弹后再度转跌。A股前期高位热门题材持续调整,资金逐步从科技等板块转向顺周期涨价题材及低位品种;国内业绩期临近,A股资金观望情绪较浓。港股回落,之前短期累计涨幅大且交易过热的港股部分资产,需等待压力进一步消化。 “两新”补贴和抢出口共同助力工业利润回升,但以价换量特征显著。MLF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其政策利率色彩被完全淡化。

gbm-richtext-upload

一、股票市场回顾

(一)中港美三地市场回顾2025/03/24-2025/03/28

美股:延续下跌。美国对等关税计划发布期临近,关税不确定性继续发酵。上周美股在短期技术性反弹后再度转跌。美股高估值是客观事实,对未来美国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特朗普政策对美国经济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接下来美国经济将成为影响美股的主要因素。

港股:进一步下跌。对于之前短期累计涨幅大且交易过热的港股部分资产,需等待压力进一步消化。现阶段港股整体市场尚未进入全面大牛市拉升段;对于恒生科技、医疗保健业、消费、周期这些领域内部估值偏低且有基本面支撑的资产有一些中期结构性机会。

A股:震荡整理。前期高位热门题材持续调整,资金逐步从科技等板块转向顺周期涨价题材及低位品种,整体上,国内业绩期临近,A股资金观望情绪较浓,日均成交额回落,短期市场情绪偏弱。从当前宏观数据看,房地产基本稳住,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经济基本面呈逐步改善态势。后续消费板块能否延续上涨,取决于国内政策加力方向与政策力度。

gbm-richtext-upload

gbm-richtext-upload

gbm-richtext-upload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Wind

数据截止至:2025.3.28

(二)A股市场风格和各行业表现解读

风格方面,中信风格而言,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上周上涨0.28%;成长风格表现落后,上周下跌2.72%。

从成交量来看,两市成交额小幅下探。上周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2356亿元,较上上周的15119亿元有所下降。

行业方面,上周31个申万行业中有4个行业上涨,其中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0.98%,0.56%,0.40%;通信,国防军工,计算机行业跌幅最大,分别下跌3.87%,3.98%,4.89%。

gbm-richtext-upload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Wind

数据截止至:2025.3.28

二、重要事件解读

(一)国内: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两新”补贴和抢出口共同助力工业利润回升

2025年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1-2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2025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0.3%,上年1-12月累计同比增速为-3.3%;2025年1-2月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2.8%,上年1-12月累计同比增速为2.1%。从量、价、利润率拆分来看,以价换量特征显著。具体而言:

量的方面,工业生产维持较快增长。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9%,增速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别加快0.2和0.1个百分点。一是,“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相关行业和产品较快增长;二是,受“抢出口”效应影响,工业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较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

价的方面,PPI同比跌幅延续收窄。2025年2月PPI同比增速为-2.2%,延续四季度以来回升趋势。今年2月,受节后企业复工复产、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同环比降幅有所收窄,新兴制造行业价格降幅亦有所趋缓,显示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利润率方面,回落且同比读数转负。2025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率为4.53%,低于去年12月的5.34%,同比亦有所下滑。利润率滑落主要与营业成本偏高有关,2025年1-2月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1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4.97元。

当前随着“两新”政策持续显效,工业企业利润边际改善,库存营收增速同步回升,呈现主动补库迹象,但仍需要稳增长政策持续呵护。一是,受营业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率较低,约束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弹性;二是,价格方面,PPI同比修复速度偏慢,等待后续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进一步调节供需关系;三是,未来出口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加之“两新”政策的持续推出可能透支部分消费力,需关注后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扩内需效果。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Wind

数据截止至:2025.2.28

国内:1-2月财政数据公布:总体上仍受制于名义经济增长

2025年1-2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1.6%,公共财政支出同比3.4%,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0.7%,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1.2%。从1-2月财政数据来看,财政收入增长尽管受到春节错位等因素扰动,但总体上仍受制于名义经济增长,土地收入继续减少产生持续拖累。财政支出的亮点在于中央政府支出、以及民生领域支出有力增长。

公共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其中,税收收入对公共财政收入的拖累扩大至3.3个百分点,而非税收入对公共财政收入的拉动回落至1.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回落主要受中央收入减少拖累。受减税政策影响,契税和土地增值税也对税收收入造成一定拖累;而随着经济止跌回稳、股市交投回暖,增值税以及印花税的拉动均有所回升。

中央财政前置发力特征突出。1-2月公共财政赤字使用进度为1.6%,为近年来首度在1-2月就开始产生赤字,而往年都是3月才呈现赤字,这一方面与今年预算赤字本身大幅扩张有关;另一方面,今年一般国债发行进度也显著快于历史同期水平。民生保障支出显著增长。1-2月民生保障领域对公共财政支出拉动显著增强。

gbm-richtext-upload

国内:MLF利率“退出舞台”?

2025年3月24日,央行发布公告。本次 MLF 操作公告有三点意外,一是时点上提前,二是规模上加量,三是MLF 中标方式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多重价位中标”意味着MLF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其政策利率色彩被完全淡化。去年7月底,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后,其政策利率地位得到强化。不过MLF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将与买断式逆回购、公开市场买卖国债、逆回购等共同构成央行流动性投放工具体系。

往后看,MLF利率政策属性退出后,预计央行通过“7天OMO利率+央行引导→DR007/LPR→短端利率→长端利率”的链条实现利率传导。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全年看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后续利率走势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央行“择机降准降息”节奏,二是财政发力效果、地产销售、关税扰动等基本面情况。

gbm-richtext-upload

(二)美国:特朗普宣布对汽车行业征25%关税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特朗普还称,美国将会对木材和药物征收关税。

文件显示,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并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汽车进口商将有机会认证其美国产部分,相应机制将确保25%的关税仅适用于非美国产部分。

政策公布引发市场剧烈震荡,美国股市在消息公布后迅速反应,标普500指数下跌1.12%,纳斯达克指数创3月11日以来最大跌幅2.04%,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3.27%,英伟达、台积电等科技股跌幅超4%;中概股逆势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72%。汽车股遭受重创,通用汽车盘后股价一度暴跌7%,福特、丰田等车企股价均下跌超4%。

短期来看,投资者担忧关税将导致成本上升和销量下滑,损害企业盈利能力;长期来看,在贸易壁垒的影响下,车企和国家可能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全球汽车行业或将面临更加复杂的贸易环境。跨国车企可能调整生产布局,而各国政府则可能通过补贴或税收政策抵消关税影响,削弱美方谈判筹码。此外,若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性措施,例如对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可能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全球需求恢复与经济增长。本质上,该政策是对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特朗普试图以关税为杠杆,迫使贸易伙伴接受“美国优先”条款,其所谓的“对等”本质上是单边重塑产业链规则。尽管欧盟已同意将汽车关税对等降至2.5%,但特朗普政府并未收手,可能会加大欧洲采取反制措施的压力。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取代您独立的投资判断。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