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一行一局一会”点评:降准降息落地,政策协同落地

2025-05-08 14:28

摘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7日(星期三)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降准降息落地,政策协同落地

00:00

00:00

×1

gbm-richtext-upload

国新办“一行一局一会”点评:

降准降息落地,政策协同落地

一. 总体概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7日(星期三)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本轮政策体系围绕"稳市场、稳预期、扩内需、促科创、扶企业"五大核心目标展开,通过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资本市场三大领域协同发力,构建起"总量调控精准滴灌、结构优化重点突破、风险防范底线坚守"的多层次支持框架,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注入确定性。

二. 多项政策协同落地

1. 货币政策

本次货币政策增量措施充分反映了“适度宽松”的基调。其中"适度"特征体现为降准降息操作既把握政策时度效,又严控实施节奏与力度;而"宽松"内涵则聚焦于通过保持市场资金面充裕平稳以及“超常规”的结构性工具之上。

1.1 总量工具:降准降息落地

1.1.1 数量:释放万亿级中长期流动性

数量上,本次降准操作延续0.5个百分点的常规幅度,预计释放万亿级中长期流动性。今年以来,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50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OMO)净投放3208亿元,配合买断式逆回购5000亿元的到期回笼,构建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从市场利率表现观察,4月份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和同业存单利率中枢分别维持在1.73%和1.76%水平,较降息前1.5%的7天逆回购利率形成20-50个基点的合理溢价,始终运行在利率走廊的既定区间。此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通过优化银行体系负债结构,在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强化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1.1.2  价格:梯度式降息整体“适度”,兼顾内外

此次降息有多个维度:其一,公开市场操作层面,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4%,形成政策利率体系的基准锚;其二,结构性工具层面,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三是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此次全方位降息,将有效降低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个主体的融资成本,刺激实体经济需求,对冲关税等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内,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稳增长"压力与"提通胀"诉求形成政策合力。此次全面降息10个基点,旨在提前应对潜在关税冲击可能引发的二季度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幅度把控上,10个基点的审慎调整既考虑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需要,也为后续利率传导机制改革预留空间,央行同步启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负债成本传导链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再度降温,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大幅下行,为巩固“稳楼市”基础,本次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非对称下调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一方面可降低购房成本,提振购房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振消费。

对外,关税政策调整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近期美方释放关税磋商信号,中美经贸对话重启在即,何立峰副总理将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瑞士举行会晤,关税政策演变存在变数。在此背景下,"适度"的降息操作既避免中美利差过度收窄,又为应对潜在外部冲击保留政策回旋余地,充分体现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的战略定力。

1.2  结构工具:丰富多样,巩固经济回升向好

在当前外需承压、内需预期不稳的环境下,发布会公布了其他丰富多样的结构性金融政策,继续扩容支持科创、促消费和稳外贸。具体而言:

一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容3,000亿,同时为协同证监会出台的“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二是设立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将服务消费作为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为了继续稳股市,提振居民的财富效应,央行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工具额度合并使用,更好满足不同机构需求,加力支持资本市场,引导稳定预期。三是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这些关税冲击更敏感的主体的贷款投放。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2. 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包括八项增量措施,重点在于稳楼市稳股市、稳企业稳主体、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优化完善金融监督,稳定资本市场,加强对于重点企业的金融纾困,进一步推进科创金融发展。

2.1 稳楼市稳股市

“稳楼市稳股市”是稳预期、促内需的重要抓手。

稳楼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将加速构建适配行业新发展模式的融资支持体系,重点完善开发贷款、并购融资、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等制度安排,确保房地产融资渠道平稳畅通。

稳股市方面,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前期1620亿元额度基础上,新增批复600亿元专项资金支援股市,同步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再下调10个百分点,通过降低资本占用要求引导险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2.2 稳企业稳主体

“稳企业稳主体”方面,进一步支持小微、民营,并护航外贸。

稳企业方面,增加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贷款效率、优化整体金融环境。

稳外贸方面,强化金融纾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优化相关保险监管并发展专属保险、引导银行支持外贸新业态,支持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等。

2.3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力于优化企业并购贷款、加大科创投资、完善保险支持。

融资方面,将支持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尽快出台相关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投资方面,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

保险方面,将继续支持以共保体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保险保障。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3. 资本市场政策

发布会表示,将协同中央汇金、央行以及各类中长期资金继续稳定活跃市场。证监会将继续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的作用,配合央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

针对保险资金,发布会表示将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长周期的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

制度建设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也陆续出台。发布会表示将进一步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并购6条的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会后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总体而言,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互动格局,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 A股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本次政策协调会议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市场确定性预期,进而为A股大盘中长期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会议凝聚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会三大监管部门的政策合力,宏观层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行;中观层面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持续增配权益资产,优化平准基金运作机制以增强市场韧性;微观层面针对受关税冲击企业实施专项信贷支持,并放宽并购重组审核条件以激发市场活力。

展望后市,短期而言,市场上下空间或都较为有限。下行风险受政策托底机制有效对冲,上行空间则受制于地缘政治博弈、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等外部变量扰动。从长期看,A股市场有望回升向好,主要得益于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投融资生态的改善、以及相比全球股市较低的估值等。

gbm-richtext-upload

资料来源:Wind,格上基金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