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每日收评—2025年09月10日
每日收评
2025-09-10
2.31k人浏览
摘要:6月18日,2025年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外管局局长朱鹤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00:00
00:00
×1
陆家嘴金融论坛重点一览
一. 总体概述
6月18日,2025年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外管局局长朱鹤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推出的政策举措聚焦开放、科技等主题,同步推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区域层面的试点创新,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制度环境双轮驱动,不仅有望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效率、进一步扩大跨境支付规模,更以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制度型标准,持续增强外资配置国内资产的动力。科技方面,科创板的“1+6”深化政策,有望从投融两端,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
二. 结构性货币政策为主
人民银行此次在陆家嘴论坛提出了多项增量政策举措,重点包括:
1)要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上海发展离岸贸易”;
2)发展自贸离岸债,“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3)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
4)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5)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发展离岸贸易,有助于我国企业通过区域协同供给规避部分关税压力从而稳定外贸;提升跨境资金融通效率、强化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推动外资流入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加速新质生产力建设。
从这些增量政策而言,央行表达了对内或以结构性政策为主的货币政策立场。
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到,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未来还将不断地做好评估和完善。过去一年来,数量型工具上,将国债买卖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等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内,提升预期引导的效果。
MLF退出历史舞台。3月24日,央行公告对MLF操作方式进行调整,明确7天期OMO利率为当前政策利率,MLF利率退出政策利率的属性,定位于为金融机构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重点或将集中在结构性政策工具。国新办在5月7日的金融会议中宣布结构性政策工具扩容、潜在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以及稳定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工具等在内的结构性政策都将对基础货币的扩张有所支撑。本次会议中,央行强调将继续优化创新结构性政策工具,将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三. 科技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聚焦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叠加金融服务加力提速,政策重心或将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倾斜。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积极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另外,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亦表示金融体系将加大对消费、“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证监会主席吴清也宣布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并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优势。
证监会将从股权、债权、上市公司质量三个视角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往后看,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或将成为下一轮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四. 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单一主权货币体系下的不稳定问题,当前美元信用体系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通过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体系以及金融体系中的权重,将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本次会议中,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同时,还将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央行还表示,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预计央行将进一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结算等领域的使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融资方面,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措施将有助于拓宽国内出海企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外汇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则表示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最新资讯